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志公传奇 > 第七章 了尘师说十善业 傅大士讲达摩壁

第七章 了尘师说十善业 傅大士讲达摩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天开始,了尘方丈正式给志公授课。

了尘说:“什么叫修行?自己用智慧、学问、修养,改正了贪、瞋、痴、慢、疑、悔以及不正确的观念,这就是修行之路,并不是求佛菩萨、上天、鬼神来帮忙。那么如何改正呢?修行又要修个什么行呢?有个名称叫‘十善业道’,修一切善,这叫修行。

当然打坐、念佛、做工夫,也是向这个路上走,不过不如修正自己平常的言行,从做人做事方面改正自己,这是走十善业道的路子。什么叫十善业道?身业有三:不杀、不盗、不淫;口业有四: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业有三:不贪、不瞋、不痴。这就是修善道了。

我们的生命活着有三个条件,身、口、意。这个身体爱做坏事,身体所造的罪过是杀、盗、淫。杀是杀生,侵害别人的生命,一听说乌龟好吃,不惜花大钱买一只杀来吃。什么好就吃什么,都是为自己,这个是杀。盗就很严重,侵占别人的东西,欺骗人家,用各种不正的手段使人家上当,把别人口袋里的钱骗到自己的口袋来,这都是盗的行为。狭义的淫是男女关系,广义的淫就是享受得过分,贪图享乐,刺激快感的,就叫做淫。

为了慈悲尽量做到不杀生,所以我们佛教提倡吃素。但真的不杀生是个大问题,很难做到!佛说一滴水,八万四千虫,那么你能不能不喝水?其实呼吸也是杀生的,空气中也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小虫,而你能不呼吸吗?

佛教提倡吃素,就是培养人的慈悲心。比如孟子说,对动物‘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在厨房里看到鸡鸭被杀,听见那痛苦的叫声,就不忍心吃了,这是慈悲心,没有错,应该的。那么你吃素,蔬菜、草木,它们就没有痛苦吗?

但‘生’与‘命’是两回事,活着的都有‘生’,而‘命’则是思想感情。那些青菜花木,它们也懂得音乐,不过只有‘生’,思想感情‘命’这方面就少一点,就是说‘有生无命’。虽说最好是不杀生,但除非打坐修行到了家,不吃东西可以活,乃至入定不要呼吸了,才可能不杀生。不然我们鼻子呼吸,一口气吸进来,空气里多少肉眼看不见的小虫黏到鼻腔死去了,也是杀生。

一切都是比较而言的。所以学佛要先学慈悲喜舍,爱众生的生命,不但爱我的生命,也爱别人的生命,乐于帮助人。

那么嘴巴呢?嘴巴造业最厉害,有四种业:‘妄语、恶口、绮语、两舌’。什么是‘妄语’?就是说假话欺骗人。尤其现在做生意或是做官的,喜欢说假话欺骗人,这是妄语,这个恶报很大的。‘恶口’就是骂人,比如‘他妈的’,各种各样的骂法,叫做恶口,对人没有慈悲、和善的口吻。‘两舌’,我们经常犯这个毛病,对某甲讲某乙坏,对某乙讲某甲不对,古人有两句话:‘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人讲,当面说人好话,转过身来,嘴巴一歪,就告诉别人这个家伙多坏多不对,人最容易犯这两舌的口过。

‘绮语’不单指下流话,无聊的话、过分的话说多了,也是犯了‘绮语’。我们检讨自己,一天说正经的话有几句?其他都是无聊的话,而且有些人不说无聊话还不能过日子呢!

这四种是口的罪过,把这四种错误改正过来,就是口业的善德。这里随便举一个佛经故事,说明口造善业的果报。据说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与常人不同,其中有一相,他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触到额头发际这里。为什么?因为他多生累世没有说过谎话,因而得这个好的果报。所以每个人相貌好坏、身体的健康状况、资财的多寡、寿命的长短,都是六道轮回、三世因果的报应。

讲到意识思想,内在的起心动念,严重了!贪、瞋、痴这三种恶业随时会犯。贪,人有贪心,当母亲怀孕的时候,你这个灵魂一入胎,已经有贪心了,在娘胎里,吸收了母亲的营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