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三回下 走海路柴安风北上 取莒州郭虾蟆进兵
都二十多了,你叫我一声叔叔我都嫌老,叫我大爷不是折我的寿吗?都是江湖儿女,我们就随便一点,兄弟相称就好。”柴安风道。
“那小人可不敢,乱了辈分是要受罚的。”
郭三这两句话说的倒也十分诚恳,让柴安风禁不住好奇起来:“我就奇怪了,听这厮说话,似乎也不是无力之人,怎么一开始我叫你去找刘天雄说话,你非但不去,反而动手伤人?”
郭三一边翻身下马,一边回答道:“大爷有所不知。如今形势紧张,金国人和蒙古人攻势正凶,刘天雄大哥要我们小心防备,不能有半分疏忽。大爷又没亮明身份,小人也不敢玩忽职守啊!”
不过把话说回来,其实这事儿也不能全怪郭三。
古时候通讯技术有限,想要传递一个消息没那么容易,更何况郭三这号的红袄军小头目,那都是些大字不识的农民,就是写成了文书,拿到他面前他都未必能看得懂。因此郭三是只知道杨妙真认了一个兄弟,却不知道这兄弟到底是谁、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模样,再加上这几天山东乱成了一锅粥,红袄军忙得不可开交,自然也就懒得搭理去搭理柴安风了。
不过事情即已说明,那一切就好办了。
只听郭三自己就把事情扛了下来,说道:“大爷既然要找刘天雄大哥,那我去通知他一声就好。只是刘大哥现在有事正忙着呢,还不知何时才能过来见你。就请几位在这里休息片刻,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行了,你快去快回,我们自己待在这就好,
用不着来关照我们。”柴安风很大度地回答道。关键是怕红袄军的人在这里碍手碍脚的阻碍着自己的行动。
这番颇为平易近人的作风一下子打动了小字辈的郭三。
他心眼少、城府浅,又感谢了柴安风一句便又带着自己这十来个手下,跑开去找刘天雄去了,都没留下一个半个留在此处看守的。
不过刘天雄还是很给柴安风面子的。
一听说是柴安风忽然降临在山东地界,他便赶紧抛下自己手上的事情,匆匆忙忙赶了过来。
只见他灰头土脸的,更加来不及更换衣服,再加上那颗出了名的大光头,远远望去好像一颗刚刚从山里凿出来的灰蒙蒙的石头蛋子。
柴安风看他这幅样子,心里觉得好笑,便问刘天雄:“刘天雄,这么许久不见,你怎么变得这么邋遢了?跟我见面连脸都不洗一把?”
刘天雄一面翻身下马,一面赔礼道歉:“是我不对,不过近来事儿多,我也是分身乏术,要不是柴大官人来了,换了别人我还懒得过来一见呢!”
“这算是你给我的面子了吗?我问你,你忙什么呢?看你这笨头笨脑的人,也不像会做事的。”
“是,是,是。柴大官人说得一点没错,我是个笨人。”刘天雄倒也十分谦逊,可话锋一转又道,“可以眼下这么个形式,别说是有能耐的人和没能耐的人了,只要是个人,那就有用他的地方。柴大官人,说句掏心窝的话,现在红袄军可不行了,金国人和蒙古人两面夹击,如今山东莒州这片基地都已经守不住了。我留在此处,不过是为了收拾残局,替大军殿后而已。要是晚来个一天半天的,我也就走了,大官人也就见不到我了。”
“哦?此话怎讲?”
柴安风虽然对山东的形势颇有几分了解
,但毕竟获得的是二三手的消息,刘天雄作为当事人透露出来的情报,才是最有参考价值的。
“你给我仔细说说,说不定我还能帮你一把呢!”柴安风欲擒故纵道。
刘天雄叹了口气:“唉!柴大官人能帮我那是最好不过的,不过我们私底下说,为大官人考虑,还是远离这个泥潭的为好。山东的形势可不是说掺和就能掺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