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八十年代翻身记 > 第29章 第 二十九 章

第29章 第 二十九 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点空闲,打算先逛逛闹市区,看是否有合适的门店转让。

说做就做,她在自由市场观察片刻,找了一个老大娘,询问对方附近闹市区。

“哎呀,小姑娘,你可算问对人了,我家在杨市住了几辈子人,这地儿我最熟悉。”

大娘很健谈,絮叨一番,手一指,“小姑娘,你从这边过去一直走,到了河边往左拐,沿着河堤走两里路上下,马路对面你能看见一个牌楼,上面写了三个字,西河坊。”

“西河坊一百多年前就有了,啥铺子都有很热闹,从前咱这片的的人,买啥都爱往那边去。”

大娘大力推荐,“现在那地儿国营铺子不少,裁缝铺也有一溜儿,很多人出入的,去年起吃食小摊也摆了很多,小姑娘想逛街往那地儿去,没错。”

“太谢谢您了,大娘。”说得那么详细,姜宁真的很感激。

“没事,不就是说几句话嘛?”大娘不以为然挥挥手。

两人又说了几句,就分开了,大娘继续买菜,姜宁则直奔西河坊。

西河坊,作为一个繁华了一二百年商业坊市,它规划颇为完善,坊间两层青砖黛瓦老房子十分整齐,街面平整,两边一水儿门脸儿房,五六条笔直的长长街道组成一个大坊市。

就算计划经济大行其道多年,它依旧是这一片最繁华的地方。

姜宁沿着大娘指路,远远就看见了古老而巍峨的牌楼,这地儿确实很繁华,国营饭店豆腐坊油坊等,各种大大小小铺面开门营业,还有街头巷尾各色各样的小摊贩,吃的喝的用的,种类繁杂。

临近过年,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姜宁环视一圈,目露喜色,这正是她想找的地方。

她希望,能在这地儿先租一个门脸儿房,先跨出第一步。

每个城市的商铺都一个样,有公家的有私人的,毕竟这些店面很多时候是商住一体,就算闹革.命,也不能硬把人家的房子夺了,哪里来这么多地方安置这些住户?

而在以前国营经济未有解冻迹象的年代,像榨油坊豆腐坊裁缝铺之类的手工艺店铺,在以前也是开的。

经营者依旧是原主人,只不过并入公家,归革委会管理,经营范围雇工价格统统受公家约束,利润公家占大头,经营者占小头。

这样一直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改.革开放伊始,革委会成了人民政府,经营者的春天才来了,店铺的主权终于回到自己手上。

出租店铺的权利有了,而且经过革委会多年折腾,跟不上趟导致经营不善者肯定有的。

因此,姜宁才会有此打算。

她人生路不熟,逛了一圈对坊市有了大致了解后,就直接找坊市的人打听消息。

她找了个油坊伙计,这油坊看起来有些年月,生意不错,门口有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在卖油换花生。

姜宁在供销社称了半斤水果糖,站在旁边等了会,等油坊顾客散开,她才趁机凑上去,将水果糖塞过去。

“姑娘你可算问对人了。”

能派到外面张罗生意,这伙计肯定机灵,他立即接过水果糖塞进油缸旁边的矮柜中,乐呵呵地说:“我家就在西河坊边上,我在附近长大,还在这油坊干了七八年,这地儿的消息没有我不知道的。”

既然收了好处,问的也不是什么为难问题,伙计干脆利落,手一指,“那边有个豆腐坊,他家就老两口没有孩子,年纪大了这做豆腐的活要干不动了,现在房子能做主了,干脆想租出去,拿租金养老。”

“不过他家放消息出来好些天,看铺子的人来了好几拨,也不知有没有谈拢的。”

“除了豆腐坊,里面还有两家,一个是裁缝铺子,一个理发铺子,不过位置很靠里,跟豆腐坊比差远咯。”

姜宁道了谢,赶紧往豆腐坊赶去,豆腐坊就在牌楼不远处,位置好地方大,希望没有租出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