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政令:封藩如封国
“殿下,这么多钱拿在手里,属下心慌啊。”
铁铉苦笑着将大明宝钞又推向朱梓,不敢接。
“殿下,属下是潭王府长吏,可不是王府账房,您还是找一个账房来管账吧。”
“啪~”
朱梓将宝钞拍在铁铉手里,用力拍了下他的肩膀说道:
“别一副没见过市面的泥腿子模样,这只是小钱,将来还会有更多大钱收入呢,你要是把王府给本王管好我,本王推荐你去当户部尚书。”
“殿下~~”
铁铉现在还年轻,虽然有各种抱负,但也不敢想能当户部尚书。
“下去吧,有钱了你就尽管花花凡是低于千两的花哨,你只管做主,不需要向本王汇报了。”
“可是~”
“没有可是,这是本王的命令。”
“好吧。”
铁铉带着压力山大的笑容,还有352万两白银,飘飘忽忽地走出了潭王府。
朱梓这边却又继续着日常的教学,或许是因为就要离开银川了李希颜的教学进度加快了许多,也变得有点天马行空了。
铁铉来之前,是周德兴在教朱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这铁铉一走,李希颜打断了周德兴的教学,拿出了一页纸,上面写着一道政令:
【亲王临民而治方,制衡军事,承周封藩,纳封地赋税以资王,王供奉于帝,或三四,或四五……
诸子各有茅土之封,必上尊天子,藩屏王室,以安百姓,以无挠天下公法。
亲王岁支禄米五万石,另有锦,紵丝,纱、罗,绢、冬夏布,绵,盐,茶,马料草等其余待遇不等,由地方行省出……王府兴建,所在为国,砖石城墙为宫城,内为宫殿,外置宗庙社坛,应以应天为摹本,一应规格涉及亲王、君王、婚姻、礼乐、依仗、护卫、官属、宗庙等,由行省兴建。
先资于京师,再资于王府,后资于地方。
洪武三年九月昭,因阻而置,未废除亦未执行。】
这是一道六百多字的政令,末尾还有专门的注释。
将这个政令从头看到尾,看了两遍,朱梓看懂了其中的意思。
就是规定了亲王的所有权益,也可以算是《皇明祖训》前置的一个粗略版本。
大概意思就是:亲王可以征收地方赋税,赋税三四五成上缴国库,其余部分亲王享有;
亲王王府兴建以应天为摹本修建,全部费用由地方财政承担;
亲王府享有的规格制度一应齐全,且享有宗庙祭祀之权,可为国,供奉于天子。
“老师,这政令似乎皇明祖训出来前的政令啊,没有什么特别的啊。老师有何教于学生?”
看了两遍,没有看出所以然的朱梓忍不住直接询问了。
“哼~朽木不可雕也!
今天,其他课程暂停,你就将这政令给老夫好好看,看明白了!”
对于朱梓的询问,李希颜突然莫名其妙的就发火了。
就连周德兴也是叹了口气,拍了拍朱梓的肩膀说道:
“殿下,你胆子还是不够大啊。”
这话就让朱梓的脑瓜子嗡嗡的了,更搞不懂这两位是想什么了。
至于朱梓转头看向蓝虎几人,却见他们只是耸耸肩,也不说什么转身就走。
这下朱梓更愣了。
拿起那道政令文章又看了起来。
【亲王临民而治方,制衡军事,承周封藩……】
朱元璋正是出于防止“群雄并起”而引发朝堂纷乱,所以才选择借鉴西周的分封制。
但老朱的精明之处,并不局限于分封带来的四方安定,同时他看到了,分封制固然能够使得朝堂稳固;可是如果不加以抑制,分封之地或将再起腥风,威胁朝廷的统治。
就在这时,朱梓脑海中回想起原身当年在老朱和朱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