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西昆犹未灭,还起太学风。
到过你,果真是呃,一表人才,一表人才。”
“子明安。”苏辙也连忙回礼道。
“噗嗤,小车把手……”一旁的程颐听到苏辙的话,没忍住,一下子笑出声出来,随后又感觉有些失礼,连忙伸手捂住了嘴。
“呃……”
“咳咳,子……子瞻兄,你们东西可准备齐全。”赵白也差点没忍住,不过还是咳了两声开口询问。
“哼!”苏轼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都已经准备好了,也都多准备了一份。”苏辙在一旁连忙回应。
“咱们快去排队吧,天这么冷,还是去考房里待着吧!”程颐终于缓了过来,开口提议道。
“也不用去这么早,到了里面只能干坐着!”“经验丰富”的曾巩开口说。
“嗯,有道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某等还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应试上才是!”一直没有说话的王韶开口说道。
“说到应试……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程颐想到了什么,先是看了一下四周,随后低声问道。
众人微微地点了点头,不过都没说话。赵白看了看苏洵和苏辙的神态,发现他们也是“大家都已是同道中人”的样子,也没有再说什么!
“文章必辞藻华丽,新奇意阔,无需多管欧阳贡举喜欢什么文风,如此应试,此科必中!”这时,一个声音从突然从众人不远处传来。
众人寻声望去,发现一个年龄二十余岁、身穿白衣的举子,在向身边众人说道。
“然也,前几届都是如此取仕,愚不信欧阳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愚也这么认为……”
……
“此人是谁?”听到几人的谈话,赵白心中充满疑惑,直接开口问道。
“此人愚听说过,姓刘名几,字之道,陈坊沽溪举子,听说是‘太学体’的领袖。”一直没有说话的程颢出来回答。
“噢?哈哈哈,”程颐听后却笑了笑,然后又低声说道:“如此说来,此次省试……”
“莫要再生事端……”曾巩在一旁出声道。
“晓得、晓得,哈哈哈,咱们什么时候入院。”程颐又笑了笑,开口说道。
“此时不急,省试是‘按榜就座,不得移易’,不是谁先去的早,就能抢到好位置,”还是曾巩的经验最丰富,随后他又指了指一边的一个茶楼,开口说,“那边有一茶楼,吾等先去休息一番,等其他举子都进去的差不多了,吾等再去!”
“是极、是极……”
赵白心中一动,那我是免解,该坐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