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太虚修真传 > 第3章 回家

第3章 回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陈焕之和书生站在一旁,看着一帮官差七手八脚的把黑阎王装进囚笼,贴好封条。

黑阎王此时半死不活,整个身体基本已经废了,浑身上下的巨疼感,已经把他折磨的昏昏噩噩,但他心里清楚,等押进大牢之后,第一件事肯定是有人出手废了他的真气,以防出现变故。

虽说此刻心里恨不得生啖了陈焕之,但对他封住自己丹田的方法,已经不是佩服,而是心惊胆战。

在他认知中,无论是何种手法,都是用真气催生大力,配合各种特殊手法击打丹田四周不同穴位,来阻塞真气在经络里运行的路线,以达到真气无法运行,从而让各种厉害招式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失去进攻或防守的特殊效果。

各门各派的不传之密,其实就是极大的穴位不同,手法不同,但是原理都是一样,同根同源。当丹田被封之后,只要稍稍运动丹田之气,就能非常明显的感受到自己被封的穴位。只要拿出时间,利用丹田之气一个穴位接一个穴位的努力去冲,都能冲开。只是功力深厚和功力浅薄的区别就是时间长短而已。

但被这小贼封住丹田之后,数次尝试调用丹田之气,想去感受被封穴位 位置,可那股浑厚的丹田之气,像是被定住了一样,毫无反应。若非如此,哪怕稍微冲开几个穴道,调出一丝真气来拼个同归于尽,也不会遭这炼狱之罪。可怕的是,求死,也变成了奢望。

不一会,一帮官差已收拾妥当,这趟差事非常顺利,只要再将这平安送回县衙大牢,一通奖赏,是少不了的。此时众差心情明显非常舒畅,都乐呵呵的商议晚上下值之后去哪喝点闲酒乐乐。

杨捕头又最后检查了一遍枷锁刑具之类,确认已无纰漏,并于陈焕之交待了去衙门领取赏金的事宜后,便翻身上马,带领众捕快,押着贼人回城而去。

陈焕之见此间事已了结,便与那年轻书生寒暄客套几句,也转身回城。

那书生本想与陈焕之一起同行,但素昧平生,又无合适借口,只有作罢。原本两人走的是同一方向,都是回城,可那陈焕之脚程极快,迈开大步,只是片刻功夫,便将那书生远远甩开。

进的城来,陈焕之脚步更显轻快,直奔城中最繁华十字街而去。待来到十字大街转而向东,这道街更加繁华,客栈,酒楼,金铺,布庄……不一而足,店铺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路边更是处处充盈着.小吃,菜摊,手工品等等。

陈焕之买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又采购了一些糕点酒水,在路边找了个脚夫,丢出两钱碎银,让其挑着刚刚采购的两大筐物品,跟着自己出东城门而去。

陈焕之家不在城中,是在青木城外向东三十里处的一个山村中,村子不大,仅仅只有几十户,紧靠村子东面和北面是连绵不绝的大山,南面是大片的山地,山地南面还是山,村西头有条小河,是北边山上的山泉水汇聚形成,因为河流太小,也就没什么名字,但也常年累月的缓慢流淌,从没见干涸过。小河上有座不知道多少年的石头桥,虽不宽敞高大,但胜在坚固耐用。

村民大都没有读过私塾,又加上一直生活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山村,性格大都纯朴散漫,好像什么事看的都很开,就连村庄的名字就直接取个“石桥村”完事。

陈焕之不是石桥村的,是他小时候二伯带着从石桥上走到村里的,他二伯走到这,看到这里有山有水,又极其幽静,便有了留下来的念头,于是就和村里商量,让二伯教村里的孩子识字,且不收取钱粮,来换取村里给他一块容身之地。村民本就纯朴,山里荒地本就很多,再加上能让孩子启蒙识字,哪有不同意之理。

于是二伯在村里最偏僻的东北角之处选了一块平地,找人盖了几间房子,带着陈焕之安定了下来。

二伯好像无所不能,白天给村里的孩子识字启蒙,晚上便教陈焕之拳脚兵器,吐纳玄功,还要学习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