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送宝上门(二)
说,可见其生产工艺之复杂!你这只钧窑莲瓣纹大碗仿制的是南宋风格,这宋徽宗又是个追求极致美的一个人,少有瑕疵的钧窑瓷器都命人毁掉了,导致流传下来的宋代完整钧窑瓷器少之又少。罗老板!你这只碗的名头太大了,就是眼力不行,但稍通一点儿古瓷器发展史的人都能琢磨个差不离。”
用眼睛盯着面前的两只瓷器,罗伟晨缓缓地点头,说道:“看来这漏儿不是谁都能捡的呀!我以为这两件东西不到三万入手,能大赚一笔呢。没成想配了个底掉。”
转头,罗伟晨又抱起了拉杆箱中的那只大瓶子,说道:“向老板!这只大瓶子你再掌掌眼。”
没有等罗伟晨打开外面包裹严密的气泡膜,向北寒直接上手掂了掂,微微一笑,说道:“罗老板!如果你相信我,这只瓶子不用看了,这分量头就不对,手感太重了。”
瞄了一眼气泡膜底部露出了胎子,向北寒接着说道:“这只瓶子应该是五、六、七十年代的东西。在晚清民国以前,陶瓷工匠都是用碾子把瓷土压碎后筛选的,所以颗粒感很强,胎体就没有那么致密。建国后,制瓷行业引进了球磨机,瓷土粉碎的程度要远远高于石碾压碎的瓷土,所以再生产出来的瓷胎致密程度就高出很多。刚才我上手掂了掂这只瓶子,太重,不对。”
听了向北寒的话罗伟晨也不由地暗自点头。对于这只瓶子,他自己也是抱有怀疑的态度,大名成化年制的款,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器型呢?古玩行里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成化无大器”,明成化年盛行的薄胎瓷器,比如著名的斗彩鸡缸杯,斗彩葡萄杯等瓷器,胎质真的是做到了薄如纸,这胎薄了自然就不容易烧造出大器型的瓷器。
倒也不是成化年绝对没有大器,只是受皇帝老子的偏好影响,大器型的瓷器非常少而已,流传下来的就更少了。能够在市场上出现的几率几乎没有。
向北寒的一句话,罗伟晨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自己手里这几件东西肯定是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