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后事
——羌县失守有诈,皇上跟左暮国密谋,逼迫太子殿下上战场,是为了跟北赢耗战。羌县官员叛变,十万士兵被虐杀而死!密令在万炤手中,找万炤。
“这……”太后拿着血书,已经失了分寸。皇帝……不会的。他不会拿十万大军开玩笑的。
太后的心口猛地上不来气,脸色涨红起来,失去了重心一般,跌跌撞撞的摔倒在椅子上。
椅子上垫了厚厚的金黄色的软垫。
“太后,您可记得孟稻两兄弟?”宋太师问。
“哀家记得,他们是煌儿身边的人。”是顾煌身边的近人,顾煌来她这里请安,她见过几次。而且孟稻兄弟长得一样,要比他人注目,她的印象很深刻。
“太后,宋启将军出征时,二殿下不放心便让孟稻兄弟相随,他们兄弟不在行军之列,被安排在了粮草押运的队伍里面,他们并没有参与作战,但是至今杳无音信。可能,已经遭到了不测。他们失踪的蹊跷,羌县失守,十万大军惨死更是蹊跷,这里面有太多解释不通的地方。王峰的信又送的艰险万分,老臣有所怀疑。”宋太师颔首。
“你有什么疑虑?”
“太后,您可知道太子殿下落水一事?”
“知道。太子身边的侧妃谋害太子,这不是已经让煌儿断分明了?”
“太后,分明也不分明。”宋太师细细将此事说来。
太后听到皇帝也在其中掺了一脚,气的嘴颤。想出来,出来便是,烨儿也不会霸占着朝堂不还,皇帝为何要用这阴糟糟的手段。烨儿也是他的亲儿子啊!
“太后,就是太子殿下生病的几日,朝中大臣才上谏着让皇帝出来。倘若没有人鼓动教唆,那些官员会沆瀣一气?而且皇上刚出来,北赢就攻了下来,是不是太巧合?宋启将军带的十万兵马,都是跟随左老将军驰骋疆场数年的大将,短短一个月他们全部送命在了羌县,合理吗?”
“而且十万大军惨死,宋启自裁,羌县失守,为什么等所有都尘埃落定了京都才收到密报?报信的又是谁?况,领军大将在外的一切重大决策部署都要密信汇报皇上,能致十万大军死亡这样的要策,皇上是不是该宣丞相及一品大臣商议后再行定夺?但是在消息没有传回京都前,朝中毫无动静。臣不想猜疑,但是所有的矛头都指向……皇上。捕风捉影的事多了去了,但是谁敢往皇……身上栽赃?臣的年岁大了,身后事想的也不多,来见太后,就是希望太后许臣最后一个恩典。”
太后皱着眉头,“什么恩典?”
“许臣保留全尸。”
“你这是何意?”太后声音提高几分。
“臣要做个明白鬼!”宋太师跪下,重重的磕了一个头,然后做了一个手辑礼。
太后闭上了眼睛。也罢,也罢。
御书房。
李全在外面守着,看到官帽整勤的宋太师,睡意散去,笑脸走近他。
“哪阵风把太师吹来了,天色这么晚了太师是有重要的事?”
“我要见皇上。”
李全的脸色不好看:“太师,贵妃娘娘在里面伺候着累。”坏了皇上的兴致,何苦呢。
“贵妃?”
“是,是骊贵妃,皇上让人把骊妃接了出来,晋了位份。”
宋太师的脸色更堪难看。瞥了一眼李全,推门进去。
骊贵妃坐在皇帝的腿上,正笑着喂皇上吃葡萄,她穿得衣服少的可怜,大片的春光外泄,宋太师都不屑的抬头看。
他突然闯进来,让俩人吓了一跳。
“宋忠,你好大的胆子!”皇帝脸色铁青,难看到了极致。
“皇上,您还有半分做皇帝的样子吗?”宋太师指着皇帝的鼻子怒骂。
“你既然知道朕是皇帝,私闯朕的御书房,你该当何罪?”
宋太师仰天笑了几下,摊开手,抬头看了看这御书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