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二次用计的张飞
彭恙除了献计要刘蜀黍注意防水之外,还告知自己夜观天象,发现刘蜀黍属下的将帅可能有难!这和后来诸葛亮匆匆送来的警告不谋而合。然而号称“卧龙凤雏得一者得天下”的“凤雏”庞统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不是有点不合情理?
P民我认为其实不是这样。抛开迷信的成分不谈,庞统智谋超群,完全能发觉异常天象而事先采取措施提前防范。但他为什么没有这样做?难道是其没有发觉?完全不是。书中那一段关于庞统心理活动的描述就充分说明了庞统不是没看出来问题,而完全是私心作祟!私心蒙蔽了他的理智,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庞统的私心表面上看是由于他对诸葛孔明信任不够,实则深层原因是庞统此人格局太小。按理说诸葛亮对其仁至义尽一直勉力引荐提拔,当年在其最为落魄的时候为其写推荐信给刘蜀黍
,按理说绝无嫉贤妒能排挤打击的可能。然而庞统却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看来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其智谋的高低,格局的大小也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庞统问法正此地距鎘城有多远?法正告知后刘蜀黍又取出张松所留地图,仔细对照检视。这个细节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大有深意——这说明刘蜀黍实际上对法正还不够信任!这也很正常,法正初来乍到而且又是益州降臣,刘蜀黍当然对其不能完全信任。
接下来又是个很有意思的情节:临战前刘蜀黍再次提出心中的质疑,提出我做了个不祥的梦再加上素来料事如神的大军师诸葛孔明同志也来信说到此事,要不你就好好呆在涪关安安静静做个美男子?庞统这下子毫不隐瞒,对着刘蜀黍直斥诸葛孔明是存心扯自己后退,鬼话糊人!从这点可以看出
庞统为人多疑,气量十分狭小。
而刘蜀黍要其走大路完全是出于好意——刘蜀黍自认为自己“弓马娴熟”,能征惯战,所以提议要引兵走可能有伏兵的小路,而要副军师庞统引兵走大路。刘蜀黍说这一番话时很是自然,充分体现了刘蜀黍为人仁义宽厚,体恤下属。在关键时刻把安全让给他人危险留给自己,刘蜀黍的“仁”可见一斑,这也正是其人格魅力之所在!
正如曹操说的那样,天下英雄唯独曹操和刘蜀黍二人;孙权不过只是守成之君,并不能算真英雄。P民我甚至窃以为刘蜀黍比曹操更为英雄!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嵩不仅是赫赫有名的大财主,而且还曾当过太尉,曹操起兵时的原始资本就来自于曹嵩,而刘蜀黍出身于破落家庭,自幼织席贩履,接近于讨饭了;曹操家族声名赫赫人才辈出,这些
人都成为曹操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刘蜀黍完全没有这个优势。可能有大大会说刘蜀黍是皇族后裔,而曹操是宦官之后,声名狼藉。其实不然!刘蜀黍虽然是皇族后裔然而血统疏远,曹操虽是宦官之后却拉出了大汉的开国功臣夏侯婴和曹参为自己的祖宗,而且曹操的祖父曹腾虽是大宦官却为人低调,口碑并不很差。
庞统不幸中伏战死,刘蜀黍也出师不利。刘蜀黍派关平前来报信,请诸葛亮入川相助。诸葛亮是心理专家,他见关平前来立即明白了七八分——于是乎他便顺水推舟安排大将关羽留守荆州,全权负责。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身为三军统帅的刘蜀黍不直接对军师诸葛亮发号施令,而是要这样费尽心机去暗示呢?
答案只有一条:那就是刘蜀黍对他的部下诸葛亮十分尊重,因此不愿直接发号施令;再加上诸葛亮也
是聪明人,稍微暗示一下诸葛亮就能明白自己的心意,无用多言。
然而关羽同志虽然资历很高功劳很大,却不是一位合格的战略家。他目光短浅,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这在诸葛亮和他的一番问话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诸葛亮问关羽如果魏和吴同时来攻,你该怎么办?关羽居然不假思索地答到那我就“分兵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