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第 163 章
二十四年, 十月十三日颁金节,皇上带着小阿哥们在保和殿设宴,与宗室王公一起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
内廷由皇贵妃主持宴会, 除了后宫的嫔妃和两位老祖宗,还有宗室亲眷。
以皇上的亲兄弟恭亲王福晋、裕亲王福晋为首,加上各府的格格、出嫁的公主、郡主等等, 齐聚一堂。
太皇太后到底上了年纪, 稍微露了脸就同太后一起离开, 走之前还慈眉善目对着大家伙说,让大家好好玩耍。
老祖宗的离开, 殿内的氛围顿时轻松了许多,嫔妃们也不像刚才一样拘谨的端着了。
宜妃满脸喜庆,她在五月份又生下了一位小阿哥,序齿为十一阿哥。
温妃在九月下旬早产诞下一位小格格,所幸母子平安。现在还坐着月子,并未出席此次盛宴。
同样缺席的还有万琉哈氏, 是宣嫔向皇贵妃请旨意让她好生在宫里休息的。她的月份已经很大了,说不得就快要生了, 宣嫔可不敢让她来这种人来人往的地方。
万琉哈氏肚子里的孩子可能也轮不到她作为养母, 可她是咸福宫的主位, 万琉哈氏一向老实也没惹过事情,这种举手之劳能帮就帮了。
奕瑶和几位亲王的福晋不熟,尽管宫里多次设宴,但她和几位福晋大多时点头之交, 甚少交谈。
裕亲王福晋、裕亲王福晋同皇贵妃一起不知道在谈论什么, 看神情应该是相谈甚欢。现在中宫空悬, 每年进宫请安时, 宗室福晋基本都是去皇贵妃处,一来二去也变得熟悉了。
况且,皇贵妃本来就是后宫嫔妃里位份最高的人,在关键的时候,是可以代行皇后的职责的。
除了皇贵妃,最让宗亲福晋们巴结的则是惠妃和宜妃。
她们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惠妃是大阿哥的生母,大阿哥将来也是有继承大统的机会的。虽然说现在太子已定,可纵观历史能平安登基的太子又有几人呢。
还有宜妃,她生有三个阿哥,按几率来算的话,确是可能性最大的,对她客气点总是没错。
可对于奕瑶这个贵妃,几位亲王福晋一贯的态度都是客气和恭敬,少了亲近。在她们看来兆佳氏虽然是贵妃,可是家世低微。她们并不觉得贵妃生的五阿哥有继承大统的可能。
皇上的阿哥不少,论嫡、论长、论出身五阿哥都排不上号,也没有听说五阿哥在读书会习武上有特别的天赋。
她们平时听自家王爷、贝勒爷夸得最多,还要属太子和大阿哥,这两位可是皇上最疼爱的儿子呢。
奕瑶可不管嫔妃和宗室福晋是怎么想的,在颁金节这种重要的宴会上她又不可能提前离席,只能对着桌子上各色干果、点心打发时间,百无聊赖的看着戏台上咿咿呀呀在唱着戏戏曲。
如今宫里头的戏班子里都是由太监组成的,这是先帝留下的规矩。先帝在位时对前明留下的教坊司不满意,觉得里头的女乐来历复杂,便不允许宫里使用女乐。
此后,宫廷中歌舞、戏剧、吹拉弹唱等几乎都由太监来一手承包了。
即使这样,嫔妃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的,毕竟宫里的消遣实在是太少了。
奕瑶确实兴趣缺缺,倒不是她对戏班子有什么意见,实在是这出戏的故事她看过太多了,这种类型的话本子在她的启祥宫里起码不下五本。
都是些类似王宝钏苦守寒窑,终于“苦尽甘来”等到丈夫功成名就、携带美妾衣锦还乡,一家和乐团员的故事,腻味得很。
宣嫔和清澜都坐在她的斜对面,这距离实在是不好交谈。可这怎么能难得倒宣嫔,她挤眉弄眼的用眼神交流,仿佛是在说,看吧,我就知道你也不爱看这玩意。
奕瑶冷漠脸回应,继续嗑瓜子。
-
翊坤宫里,五岁的七格格正在宫里玩耍,在翊坤宫内她可是名副其实的小霸王。虽然名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