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书后我在千户所搞事业 > 第 6 章

第 6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宋安承竟不是宋秀才亲生的,薛宁都惊了,如何肯让六婶走,非得按住扒出个一二三来不可。

王实嫂子也央求:“六婶,安承媳妇还蒙在鼓里呢,她这可怜见儿的,您可得指点指点她。”

六婶见她们央求,只能重新坐回来。她犹豫了好一会,才开口:“我想着反正人都没了,才敢这样劝的,可我没料到你家那短命的竟没告诉过你。”

六婶仍左思右想地磨磨叽叽不开口,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地劝着,脸上全是兴奋之色。

六婶长出口气,仿佛下了十足的决心般说道:“我拿你们当最贴心的朋友,你们可千万不要外传!”

几个婆子妇人们连连应承,六婶这才踏实下心来,神神秘秘开口道:“你们就没怀疑过吗,三年多前官差来征兵,宋家老大可是头一波就被带走了。若是亲生的,他们如何能舍得?何况宋同晋还是秀才。”

提起这茬来,王实嫂可是深有感触,“那时候征调从军,我家也要出两个名额哩!我公婆从牙缝里挤出钱来凑租调。那时我大嫂刚生完,为了借钱四处奔走,身子都落了病呢。”

“租调?秀才老爷家里,还用得着租调?”六婶笑话她没见识,“他们家里用不着缴税,就连傜役都不用服的!”

“啥,秀才姥爷这么吃香?”

村里人识字的没几个,更不懂读书人的门道,只知道秀才见官不跪,也不必缴税,却没想到还能为家中免除徭役。

一时间大伙都羡慕不已。

紧跟着有人追问,“那宋家老大为啥会去服兵役?”

薛宁一懵,好像、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儿,秀才有特权,确实可以免除家中傜役。

这事还真得怪薛宁粗心大意。

如果说原主薛氏就是个丰富剧情的工具人,那宋安承就是具中之具,之所以写死他,只是为了给薛氏的泼辣蛮横找个合理的理由罢了。

这宋安承不过是一句话带过的角色,她一时疏忽,就随手写他去服役了,可谁知道竟然会出这样的纰漏。

更没想到的是,这世界竟然自动补全了疏漏。

刘胖婶紧着追问,“你倒是快说,究竟怎么回事儿?”

六婶吊足了她们的胃口,才说道,“宋秀才是二十多年前才从外地迁过来的,这你们都知道吧?”

众人都点头,只有薛宁一脸懵。

刘胖婶就住在宋家隔壁,这事她倒是记得很清楚,“我记得当年他们家里有四口人,宋秀才夫妻俩和安承三口,还有个瘫在床上的寡姐,迁过来没转年人就没了。”

六婶哧地一声,“宋安承是他姐姐的儿子,后来才过继到宋秀才名下的!”

“真的假的?”

“我怎会信口开河,当年这事就是我公爹经手的。”六婶怕她们不信,就提起当年公爹做村长时的风光来,“他如今虽然退下去了,可大伙儿也都尊着敬着,村里的大事小事他都知晓。”

“当年她那寡姐亡故之后,宋秀才就来找我公爹商议过继外甥。因着他是外地来的,在此地也没有旁的亲人,所以才没有惊动大家伙,不声不响就给办了。”

“那宋秀才还千叮万嘱,让我公爹不要外传,免得村里人提起叫外甥伤心。那时宋安承才五六岁大,我公爹心疼孩子命苦,又想着兴许他年幼不记事,往后会把亲娘舅当亲爹般看待,这才没跟旁人说起过。”六婶忽然一摊手,“可谁知亲娘舅竟把外甥推出去服兵役了,他明明能保下宋安承的,你们说,是不是脑子坏了?”

薛宁人都听傻了,心想是啊,脑子坏了吧。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刘胖婶忽然说道:“我看不是脑子坏了,是心肠坏了!不是亲生的,就不拿着当人看!”

宋安承也算是刘婶看着长大的,他打小就帮着家里干活,每日天不亮就扛着扁担去挑水,还整天里上山下河地摸鱼捞虾贴补家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