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番外六:实相 男女主现代番外……
,勿要傲慢,勿要伤了爱人之人的心。”
这是婉襄与另一个人的共识,不应该只有她一个人怀念。
她收回了目光,今日的游览就先到这里,她还有其他的地方可去。
故宫太大了,在里面工作的职员被允许在没有游人的时候骑自行车前往工作地。
婉襄从武英殿东侧拐出去,一路向北走,过隆宗门,也经过养心殿,一路朝着御花园走。
一路上的殿宇她都熟悉,记得它们在两个时期不同的模样。
有时候她觉得这些庞大威严的殿宇也像是她手中的瓷器,不一样的,只是后人们钉上去的花钉。
一再翻新,实则做旧如旧。
摛藻堂在御花园东北部堆秀山东侧,她觉得自己好像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就把自行车停在了摛藻堂外,和另一辆并排。
从某些角度看去,它们依偎在一起。
停车的时候低头,砖地之间的缝隙里长出了青苔。多好啊,春风不会漏过每一处缝隙。
摛藻堂现在已经是故宫的书店,但也有辟出一间安静的阅览室。
婉襄径直朝着阅览室走去,时近黄昏,窗外阳光斜照,有人恰坐在最后一缕光辉里,戴着眼镜,安静地看着一本书,是《永乐大典》从前佚散的一册。
她一直走到他身旁,他才终于发现了她。
“怎么就这样过来了?”
婉襄笑起来,“那不然呢?我先跪下给你行个礼?”
他也望着她笑,看着她在自己身边坐下,自然而然地靠在他肩上。
一些不必要的安抚,“看完这最后一卷,我们就回家去。”
她并不着急,他的目光追着书上的文字,而她的目光便追着渐渐远去的日光。
婉襄还是忍不住开了口,“我今天去帮那姐的忙,看见一个很像耿绿蕙的女孩子。”
他平稳地翻过一页,“有些人的人生,永远都不会再有交轨。有时候你以为只是开始,但这就已经是全部了。”
漫长的岁月之前,她和耿绿蕙之间也不过是君子之交,当然不会再强求什么。
只是她又道:“古海棠开花了,绛雪轩中的太平花应当也开了。”
晚清时慈禧太后将古海棠移走,换成了太平花,借此祈望太平。
晚清……哪里有太平。
这话题他更加不满,“轩名‘绛雪’,本因海棠初放时颜色殷红,飘落时又色白如雪,宛如琼英缤纷而降。太平花色白,不过得一个‘雪’字,何来绛色?”
“名不副实,当真是毫无品味!”
婉襄在心里偷笑,他在戒骄戒躁,戒急用忍,也就是提到这些事,才能让他在一瞬间牵动情绪。
她也不介意再刺激刺激他:“我听馆长说,等这一次的展览结束,打算以乾隆时期的瓷器为主题办一期展览,你觉得怎么样?”
尹桢干脆合上了书,“逆子”两个字似是立刻就要脱口而出。
婉襄再也忍不住,在安静的阅览室中大笑起来,直到最后一缕阳光也从房中逃逸出去,到很远的,她用目光也追不到的地方,才终于停下来。
“该回家了。”他伸出手,把她的碎发别到耳后。
她的头发总是很长,不足以婉伸郎膝上,但他爱它的触感,总是以手指在她发间自如穿过。
“是该回家了。不过去年种下,收获的番薯还没有吃完,今晚还是吃烤番薯。”
他面有土色,把这本书放回到他的文件袋里,而后仿佛痛下决心一般地说:“今年再也不种那么多的番薯了!”
语气简直像在说“朕要杀光那帮在圆明园烧杀抢掠的贼人”一般豪迈。
婉襄醒过来的时候,他们都莫名其妙地回到了彼此更年轻的时候。
所有她从清宫之中带回来的数据都存在,却好像没人记得她做过的那几场直播,记得有她这样一个人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