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盐务 他说过,他爱她的。
“有哪条宫规允许了?”
他很快反驳她,“皇考驾崩时,果亲王且不论,庄亲王年纪已经不算小了,且能掌管内务府之事,并不算是无知无能。”
“而密太妃和勤太妃那时其实已经不年轻了,皇考却仍然没有下旨允许她们出宫,这不就是要将她们留在宫中的意思?”
他是天子,更是自康熙手中接过皇位的,当然不能忤逆康熙的意思。
这道理其实婉襄也懂,但她总不能到两位太妃面前这样说话,便只好从她们的儿子身上找缘由。
“再者,宁寿宫本是太后居处。朕是天子,以孝治天下,皇额娘于朕登极未久之时薨逝,若是太妃们再跟着儿子出宫,朕又当孝敬谁,以谁为表率呢?”
他提起笔,蘸了蘸松花江石夔龙纹砚中的墨汁。
“裕妃不懂得这个道理,只盼着将来能舒舒服服地跟着儿子过日子,你不提起,想来是明白朕心的。”
可雍正又何尝明白裕妃的心思呢?
婉襄想起白日里,在繁花早已落尽的绛雪轩中,裕妃同她说的那些话。
爱上一个为太多人爱着的男子,为了保全自身,不得不一退再退,如何不可怜。
“裕妃娘娘其实同吴扎库福晋之间的关系并不大和睦,四哥也知道的,是因为夭折了的永瑛的事。”
自从永瑛夭折之后,裕妃开始更加迷信因果报应,再也没有做放印子钱这样的事。
“到那时与其搬出宫去,与和亲王一起居住,倒还不如在宫中日日悠闲自在。她只是常常去探望宁寿宫的太妃们,知道她们平日寂寞,难免觉得她们可怜。”
婉襄也不得不多说一句了,“太妃们已经为圣祖爷奉献了一生了。”
到老了,到死了还要成为新任皇帝尽孝的工具,孝道的象征。
这实在有些太不人道了。
可皇宫从来就不是什么讲道理,讲人权的地方,她怎么又忘了?
婉襄的话虽然没有说完,雍正当然也明白她的意思,反而是他的回答出乎婉襄意料。
“下次庄亲王与果亲王再提出这个要求,朕会好好考虑的。”
尽管雍正一朝就没有“而后”了。历史不可改变。
“朕打算月底还是回圆明园去,在圆明园中住得久了,回养心殿来反而不习惯。”
婉襄偷偷睨了他一眼,“才回宫没有多久,就又要去圆明园了。早知道便不让桃实把那些东西都收拾好带回来了。”
男人的心也是一日一变。
“这样委屈,好像那些东西都是你亲自打理的一样。嘉祥和弘曕在燕禧堂中居住未免狭窄,圆明园阿哥,就是应该回到圆明园中去。”
如雍正所言,其实如今再住在养心殿中,婉襄也觉得地方实在不够宽敞,不像是圆明园中的任何一处,两个孩子都可以肆意撒野。
弘曕也到了会跑会跳的年纪了,这几日在养心殿中都不太开心。
“我都听四哥的。”
雍正轻嗤了一声,没有再评论什么。
他又批阅了一会儿奏章,似是觉得身上酸疼,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而后以手指点着奏章上的文字,陷入沉思。
“各省盐政,关乎于国计民生,所以历年来朕谆谆嘱咐,要各官加意整理。而两淮监政之积弊,更在其余诸省之上。”
两淮管辖淮北、淮南盐政,其辖地广阔,产盐量又在清朝十一处产盐地中位居第一,拥有两江六省的销售份额。
但也因如此,盐政往往呼应不灵,故雍正九年开始,便令两江总督总理其事。
“盐法之行,必以缉私为首务。江西河南、有浙私芦私之侵越。而湖广之川私粤私。为害更甚。”
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原因就是吴王刘濞看准了盐政之利,依托吴地东边漫长的海岸线发展盐业,并在国中修筑盐运河,积累了大量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