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桃源 “正月时的承诺,分明是嫔妾陪着……
是在行船,这个动作让小船难以控制地微微摇晃了一下。
嘉祥自小便胆小,一瞬间用手挡了她的脸,一副鸵鸟姿态。
弘曕却不知道害怕,只觉得好玩,又看着嘉祥的样子傻笑起来,这笑声回荡在河流之上,令人心情舒畅。
听见弘曕笑,小舟也渐渐平稳,嘉祥才把自己的小手拿开了,向着雍正恶狠狠地道:“阿玛坏!”
雍正戳了戳她的脸,“是你先使坏的,小坏蛋。你瞧,弟弟都不害怕,你还害怕。”
嘉祥嘟着嘴,不满道:“弟弟是小牛,嘉祥又不是!”
这句话,婉襄反应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
“是说弘曕‘初生牛犊不怕虎’。元宵时放烟花,嘉祥被吵醒了害怕,弘曕却睡得很熟,一点动静都没闹出来。嫔妾就用这句话逗过她。”
雍正不觉大笑出声,仍旧调侃嘉祥,“你是小牛的时候胆子也小,这是天生的事。”
嘉祥就不理会他了,转而伸手去触碰婉襄发髻上的那只蝴蝶簪。
“小姨。”
婉成在圆明园时常常带嘉祥捉蝴蝶,也会观察蝴蝶的形态绘画。
转眼间过去半年多了,嘉祥还能记得婉成,可见当时她过得的确很是开心。
而有些事婉襄如今也更看得开了,“离开圆明园之后,婉成归家,柳记谦偶尔休息回到京城中,他们会见面。”
婉成时常会写信问候嘉祥与弘曕,偶尔提一提她和柳记谦之间的事。
“嫔妾想他们如今都到了年纪,又郎情妾意,家世相当,其实是一段很好的姻缘。”
雍正点了点头,小舟驶入了桃源洞,是黑暗之地,温度也骤然降下来,又让嘉祥缩进了他怀里。
“过几日朕便给他们赐婚,准备几个月,今年秋日里便可以完婚了。”
婉襄倒也并不是这个意思,“不必万岁爷赐婚了,这样太打眼,毕竟他们曾经被武氏算计,曾经有过不光彩的,解释不清楚的事,不想被人旧事重提。”
不想回想起那些晦气。
更何况皇帝赐婚这样的荣光,落在一个小工匠身上,那是要流传百世的。
婉襄从未听说过自家祖上有过这样的殊荣,那么这段历史也不能被改变。
五百年前的刘婉襄和五百年后的柳婉襄,终于是扯上了一点点生理上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为那一团物质所引导的,玄之又玄的东西了。
“额娘,嘉祥饿了。”
不是饿了,分明是馋了。
但嘉祥拉了拉婉襄的衣袖,她的心也就要化了,连忙坐起来打开点心盒,等着小船从桃源洞中行驶出去,豁然开朗的那一刻。
点心盒中盛放的是“月一盘”,将薯药切片,以莲粉拌匀,而后将五味加入。香气扑鼻,质地酥脆,其色洁白如玉,望之如月。
这不是清廷风俗,只是婉襄翻阅古籍,偶然间看到的一张方子。
她近来很喜欢这些,尝试着让小厨房做了做,嘉祥很喜欢吃。
雍正也尝了尝,而后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是《桃花源记》原文,也是此时他们能看见的景象,只岸上少了黄发老人,与垂髫小儿而已。
“广东巡抚杨永斌疏报,兴宁县有一老者,名为幸登运,年已一百又二十岁。长子幸伯达、八十二岁。次子幸伯玉、八十岁。三子幸伯锦、七十八岁。四子幸伯旺、七十四岁。五子幸嘉宾、六十七岁。”
他记得这样清楚,可见很是在乎。
在这个朝代,能够活到这般年纪的人,实在是太过罕见了,更何况是满门如此。
比那些虚无缥缈的祥瑞更有意义,难怪广东巡抚要特意上奏请封。
“一门眉寿。实在千载希逢。朕已赏赐幸登运上用缎一疋,银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