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早夭 “方才已经……已经夭折了……”……
开来下一只锦盒,从里面请出一尊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
这是明朝永乐年间的旧物,内务府送来时仍旧光洁如新,这个朝代的文物们也在被拥有者很好地爱护着。
铜鎏金的观音菩萨像不像白瓷那样温润慈悲,尽管这尊菩萨面相浑圆,神态祥和,其实多少也是有些威严的。
和德化窑的观音菩萨相比,它的造型也是不同的。
这尊观音头戴五叶宝冠,高扁发髻,袒/露上身,腰束长裙。璎珞、臂钏等雕饰都十分精美。
向右侧坐,姿态放松,右腿自然下垂,踩着一朵自莲花座中延伸出来的莲花,左腿则盘曲在宝座之上。
莲座高大华丽,便在同类之中,也实在是一件精品。
婉襄欣赏完毕,才想起来回应雍正的话,“熹贵妃看中的是谁?”
她的反应很慢,雍正也不恼,他恼怒的始终是熹贵妃,“是讷亲的女儿。朕今年刚刚打算提拔讷亲为军机大臣,参与机务,她就迫不及待地要烧这口灶,拉拢讷亲了。”
熹贵妃拉拢朝中重臣之举从来都不少,像是雍正七年时她便曾借拉拢婉襄来拉拢怡亲王。
“分明是想拉拢大臣,嘴上还说多少沾亲带故,也算是亲上加亲。”
讷亲,同熹贵妃一样是钮祜禄氏,不过人家的出身是要比熹贵妃显赫得多了。
他是开国五大臣额亦都曾孙,太师遏必隆之孙,内大臣尹德次子,康熙的孝昭仁皇后是他的姑母,那位还未登场的人物,道光原配孝穆成皇后则是他的侄女,实在满门显赫。
他自己后来在乾隆一朝也军机大臣、大学士、兵部尚书等职,若不是熹贵妃有个好儿子,她可攀不上这门显赫的亲戚。
雍正的态度当然不是积极的,如若不然,也就没有后来的那拉皇后什么事了。
说起来婉襄还真是对这位传奇的皇后很是好奇,很想知道她和乾隆究竟是怎样走到那一步的。
“富察氏这般贤淑聪慧,她还觉得偶尔令她不称心,非要再为弘历寻一位这样高门出身,几乎能当皇后的贵女过来做侧福晋,朕有时真不知她在想些什么。”
自己吃过的苦,也想让别人吃一次。
“说来也是我连累富察福晋,若不是我和她交好,熹贵妃大约对富察福晋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的。”
情势是如此,婉襄也不在乎再给熹贵妃上点眼药,“说来熹贵妃为宝亲王打算也无可厚非,四哥要交给他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自然希望到时能有更多的大臣支持。”
这话当然会引得雍正不满。
“朕才是天子。朕那样早就做了决定,容不得谁不支持。”
“朕绝不会将讷亲的女儿嫁给弘历做侧福晋,朕瞧着佐领讷布尔的女儿那拉氏便很不错,到时再遴选,若仍旧合适,她便是弘历的另外一位侧福晋。”
居然这时候也提起了那拉氏么?她有什么过人之处不成?
婉襄正自思索,将那尊明永乐年间的铜鎏金观音像也放了回去。
雍正便道:“朕瞧着那尊铜制的观音像不错,既有德化窑观音慈悲之美,也有铜制不易碎的特点。更宝相庄严,神态舒缓,适合赐给乌勒吉玛。”
婉襄依言把那尊观音请了出来,四下打量了一下,把它的信息扫描到了系统里。
“的确不错,那便让苏培盛把这尊观音像送到濂溪乐处去,希望今晚就能起效,让乌勒吉玛快些好起来。”
别再折磨这样小的孩子了。
雍正却忽而又道:“名单里,武家也又送了个女儿过来。”
武家?在这个朝代婉襄知道的武家,只有宁答应武氏的家族。
“是武柱国最小的女儿,如今刚刚碧玉年华,朕有时真不知他们在想些什么,衣食无忧还不足,偏要想着博一场富贵。”
博富贵……婉襄忽而想到了什么。
历史上对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