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 200. 中元 后宫之中,人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200. 中元 后宫之中,人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今夜是中元夜, 涧阁和佛楼都放了法船,想必很热闹。”

法船乃时人信奉的大型冥器, 小者一丈数尺, 大者高约数丈。系由内务府匠人用秫秸扎架,以彩纸裱糊而成一种船状物。

雍正尤其信佛,每年这时候涧阁和佛楼都会在河上放法船, 而后焚烧,众人于火光之中各自为心中想要祈祷的人祈福。

马常在弯下腰来,把她手中的莲花灯推进了缓缓向前流动的河水里,“嫔妾本来想去看看的, 又想着人多……谦嫔娘娘怎么没有去呢?”

“心中并无想要祭奠之人, 聊放一盏荷花灯也就足够, 便也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她的父母远在五百年后的那个世界, 如今祭奠,毫无意义。

而她和尹桢只是被时间间隔开了, 并非是生死。

就算从她醒来以后几乎日日都梦见尹桢, 梦见他们情浓意洽, 在清醒的时候, 她也不会让她对他的感情占了上风。

那毕竟是过去的事了,她此时深爱的人是雍正, 她很清楚这一点。

梧桐院附近的河流旁只有她们两人, 连一个宫女都没有带着, 可以安心地同彼此说会儿话。

婉襄偏过头望向马常在,温婉一笑,“能不能问问马常在,今日放出的这盏荷花灯,祭奠的是谁?”

梧桐院附近的人很少, 所以宽阔的河道之上,也不过只有这两盏荷花灯而已。

在月色和烛光之中悠悠地同它们的倒影一起往前走,但速度很慢,仍然在婉襄与马常在的视线范围之内。

马常在娓娓道来:“是想要祭祀嫔妾的。谦嫔娘娘毕竟是怡亲王府包衣出身,恐怕也不大了解真正的贫苦百姓是怎样生活的。”

倒也并不是要卖惨,“嫔妾是豫省人,年幼时遭逢大旱,家中没有粮食可吃,祖母便将家中存粮都省下来,给嫔妾和嫔妾的兄弟们吃,自己却……自己却活生生饿死了。”

说到这里,她抬起头望着婉襄无奈地笑了笑,“娘娘从前家中过不过盂兰盆节呢?后来嫔妾的父亲发奋图强,家里不说富裕,至少也足以温饱了。”

“于是每年中元节,家中都会准备最好的食物,等着祖母回来品尝。”

“其实……其实嫔妾并不知道盂兰盆节的风俗是怎样的来的,长大之后入了宫,宫中避讳谈这些,很多年也没同人提起过。”

马常在的神情略微有些窘迫,“若是娘娘不知道,或是觉得太麻烦了,不告诉嫔妾也是可以的。”

她从来都这般谨慎小心,这般卑微。

婉襄站了起来,伸手搀扶了马常在一把。

“目连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也是最有神通的一个,能知道众鬼的罪业报应因缘。有一日他开了神通,在饿鬼堆中找到了他消瘦不堪的母亲。”

“目连自然孝顺,想要解救他的母亲,佛陀却说需要十方僧众威神之力。每年的七月十五为十方僧众解居自恣日,若想要解救受苦的家人,便应当在家中摆放五味百果,供养十方大德。”

这都是佛教相信的东西,还是雍正告诉她的。

可盂兰盆本是天竺语,意为解“倒悬”,今人却谬误,设盆以供,实是大误解。

这就不必告诉雍正,也不必告诉马常在了。

她今夜陪伴马常在在此放她并不相信的荷花灯,本也是有其他的事要说。

“马常在对年幼时供养自己的祖母念念不忘,那么在宫里这么多年,和高常在彼此陪伴,她不过才去了一年……马常在不为她做些什么吗?”

婉襄的话一说完,马常在脸上立刻就显现出了因悲伤而产生的无序。

“嫔妾……嫔妾……不瞒娘娘说,早在中元节之前,嫔妾就给高常在折了许多纸钱,在高常在从前所居的院子里偷偷地烧了,希望她能早登极乐。”

婉襄并不急于调节这无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