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试案首
大冷的天,他们却出了一身的汗。
“你看到了吗?”
“没有……”
“前面还有十个。”
“看看去。”
两人一个个对过去,终于在最后找到了舒文的名字,他们指着榜单问旁边的人。
“请问,这是多少名?”
旁边人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们,“这是头名!案首!”
“头名!”
两人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狂喜,惊喜来得如此突然,他们只想着自家孩子在榜单上就行,却没想到会是头名!
榜单前的学子也在议论……
“兄台可知这于舒文是谁?”
“从没有听过这个名字,想必是第一次下场。”
“第一次下场就是案首,不给我们活路啊!”
有一两鬓斑白的书生突然暴起,“我不服!县令大人,学生苦读圣贤书三十载,为何榜上无名啊!”
说着就要往榜单上扑,衙役很快把他按住,带走了此人。
这疯狂的一幕惊到了于家兄弟,此时,更多的人在问……
“谁是于舒文?”
“哪位是于案首?”
“小弟有一篇诗文想请兄台指点,于案首在何处?”
于家兄弟趁大家不注意悄悄溜出了人群,两两对视,长出一口气,终是放松的笑了起来!
他们还要赶回杨家村向家人报喜!
此时,杨家村众人还不知道县试的情况,于老头闲来无事就等在村口的大树前,拿着一个大烟袋,和村民唠嗑。
“于老哥,你家舒文今年也下场,可有把握考过?”
于老头,“这榜单还没下来,我如何知道,只盼着我老于家祖坟上冒青烟,庇佑子孙吧。”
“村长家广成也是今年下场吧,广成都十七了,舒文才十二,差好几年呢,你们怎么这么早就让孩子下场。”
“就是,人家广成去年就考过县试了,只是没有过府试,这才重考。我看呀,广成没问题!”
言下之意便是舒文有问题!
“要我说,咱们农户人家还是安安分分种地吧,科举那是简单的事!能考上的都是文曲星下凡,那不是咱们能肖想的!”
“就是,我还是去看看我那两亩麦苗长得怎么样了。”
一些人起身离开,更多的人围坐在大树边。
如今才二月,田地还没有解冻,春耕还早,村人有的是空闲时间。这小山村没什么新鲜事,杨广成考科举的事就被他们说了一年,如今好不容易有点新的消息,他们都不想错过。
村人坐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来回拉扯,若碰到说的那户人家也有人在,便悻悻的住了嘴,换一个话题再说,说几句瞟一眼于老头。
于老头知道他们都不看好舒文,觉得舒文年纪小,觉得自家异想天开。他只是听着村人的打趣,什么都不说,只等着一会儿用事实说话!
临近午时,有人回家做饭,有人端着碗到村口边吃边聊,于旺来给爷爷送饭,也跟着在这等。
“爷爷,您觉得栓子这次能成吗?”于旺悄悄问爷爷。
“不管成不成,我们自家人都不能说闲话,栓子还小,还有机会,我们要相信他。”
“诶,爷爷,我知道。”于旺很维护自家弟弟,他只是有点心里没底。
午时过后,远远地传来了敲锣打鼓的声音,所有人都兴奋了。去年,杨广成考中县试时,就是一样的情景,这样的声音,必定是有人考中了,不论是谁,都是杨家村的大喜事!
不一会,几个衙役敲锣打鼓走了过来,有眼尖的村人发现,于家兄弟、杨广成都跟在他们身后。
“不知于舒文公子、杨广成公子在何处?”
众人都惊了,这是说,两人都考中了!
立刻就有人去于家叫于舒文,不一会,于家所有人都来到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