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来客
舒文记得,大豆中富含蛋白质,其含量是猪肉的两倍,豆制品被称为素肉,很受欢迎,以至于国家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大豆。难道……如今还没有豆制品?
“爷爷,这些大豆不是能吃吗,为什么没有人买呢?”
“大豆又不是小麦,除了我们这样的人家会将大豆当饭吃,有点条件的,都不会这样。大豆的主要用处还是作饲料,喂马。近几年,天下太平,朝廷收购大豆就少了,卖不出去,价格自然会低。”
“明年,还是多种点其他粮食,少种点大豆吧。”
众人都点头。
原来如此,舒文发现,自己终于找到了商机!
舒文长大的小山村保留了很多过去的小作坊,村人自己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农产品,自给自足。他记得,自家邻居就有一家豆腐作坊,每天上门买豆腐的人络绎不绝,豆腐是肉食的最佳替代品。
舒文很激动,迫不及待的想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爷爷,我在夫子的书上看到过一种大豆的吃法,如果我们自己能做的话,就不用担心大豆的销量了。”
上次曲辕犁的事,让大家对舒文刮目相看,如今,也是在书上看到的法子,众人不自觉的多了几分期待。
“先将大豆泡发,然后用石磨磨成浆……”
如此这般,舒文将豆腐的做法大致说了一遍,一脸期待的看着大家。
于连双最是见多识广,先发出了疑问,“这东西能吃吗?我在县城的大酒楼都没有见到过。”
王氏听了自己男人的话也有了底气,张嘴道,“我在镇上这么多年,见过好多大户人家的夫人,她们都没有吃过这什么……豆腐。我说栓子,你可别觉得自己念了几年书就什么都懂了!”
王氏显然还在为当年的事借题发挥,今年年初,她又一次送贵子去读书,这次换了那位年轻秀才开设的私塾,王氏觉得栓子怎么比得上自家贵子,一定要让自家男人看到,贵子才是最适合读书的。谁知,贵子第二天说什么也不去了,问他为什么也不说,王氏被气得够呛。大话都说出去了,结果自己儿子给拆了台,丢脸丢到家了。
于连成站出来为自己儿子说话:“栓子上次改装的曲辕犁,大家都看到了,确实好用,也给我们家挣了一大笔银钱。这次的豆腐,我们不如也试一下,若真能成,不仅解决了大豆的问题,还能多一条来钱的路子。”
“按着栓子说的,前期,我们只需要做一个石磨,其他东西都是现成的,也不费什么功夫。”
于老头闻言也点头,“老二说的不错,栓子在书上看到的,那都是有文化的人想出的法子,指定没错,明天先做一个石磨,便是不成也没什么损失。”
于老头拍板,众人没有异议,第二天就开工了。
两天之后,舒文看着自家新搭建的豆腐作坊,仿佛看到了无数的小钱钱向自己飞来。
众人分工合作,有负责清洗大豆,有负责磨浆,有负责滤渣,有负责点卤水,不多时,一块豆腐就成型了,这块豆腐放到一边压制,挤出其中的水分。剩下的一些没有装到模具里的原料,就是现成的豆花了。舒文拿了几个碗,给每个人盛了一碗,加了一点盐、酱、醋,原汁原味,甘醇美味,这久违的美味让舒文眼眶发红。
此时,却没有人注意到舒文的异样,所有人都沉浸在这样的美味中,不可自拔,于家人吃惯了粗粮,从没有品尝过如此细腻的口感。
“娘,我还要。”贵子狼吞虎咽的吃完自己手里的,把碗伸到了王氏面前。
“这样的东西,真是豆子做的?”于连双不敢相信,豆子煮出来的饭,很是涩口,却没想到,豆子还有这么细腻的一面。若不是他亲眼看到豆子如何变成豆花,他绝对不会相信。
“这东西,就算卖到县城,也有人要。”最起码,他所在的酒楼从没有这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