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0 商人
农户进行产品的交接。
此时,路上一个个废弃的村落引起了她的注意,马夫说这是由于村里的年轻人都进城打工生活了,于是村里就剩下老人家了,随着老人家的去世,村子也渐渐死去。
废弃的村子,那为什么不把它作为最好的转运枢纽呢。
于是,陈鹤耳心中初步建立了一个框架。那就是征用废弃的村庄作为中转站,远处的农户先把新鲜的蔬菜运到这个枢纽站,接着由站内的人快速运回京,逐各派送到有需要的人家。村庄的资金应该不会很高,适合创业初期小有成效的自己。
于是一回来,她就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一步一个脚印,记录,算账,估量,一步都不能少。
“三娘,你还是休息一会吧。”
十五铃拿着一叠厚厚的订单走上前来劝道,她的眼睛下面也挂着不小的黑眼圈。虽然扩招了不少人手,但重要的核心工作还是由她完成。但十五铃担心她太劳累,就主动分担了许多事务。
在自己不在店里的时候,她进行了一上午的分拣活动,早已疲惫不已。
“没事的,我看你才是该休息一下的吧。”
陈鹤耳虽然也累但她自认为适应能力很好,前世拍戏时再恶劣的环境她都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所以经过这几个月的磨合,她已经能够适应这种强压环境了。再说了,虽然累,但她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可以在未来帮助她的工作,心里还是快乐的。
不由十五铃说什么,陈鹤耳直接夺过她手上的一叠订单。
“这个,贺秋阁需要四担魏氏豆腐。”
她一张张审阅订单,接着在中间的一张订单停了下来。更准确的是,她微微一愣。
魏氏豆腐,那不是崔阿椒曾经的青梅竹马,崔银桂现在的好夫婿魏修玉家的店嘛。
说到这魏氏豆腐,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传言魏氏豆腐的老板魏老二原本只是京郊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家里一贫如洗,几亩薄田供养着他和母亲两人。就在当今皇上玄宗即位那年,前朝党羽分崩离析,而其中一位落魄文官的女儿就在逃难的路上见到了魏老二。接下来的故事可想而知,两人结合生下了魏修玉,接着趁形式好转,一家人搬回京城,靠着一个磨盘,两头驴开了间磨坊。
按理说魏修玉应该快乐长大,然后继承家里的磨坊,成为第二代磨坊主。但她的母亲心高气傲,执意要让孩子参加科举考试。借着原来的几缕关系,她的母亲找到了远近闻名的教书先生教魏玉读书。从小魏修玉就在学堂度过,每日念着四书五经,回家还要被严厉的母亲抽查训诫……
学堂里的同学们非富即贵,有高官家的孩子,还有巨贾家的孩子,唯独魏修玉一个磨坊主的孩子格格不入,自然的,他被排挤嘲笑。
在一天,实在受不了的魏修玉偷偷跑出学堂,蹲在不远处的小池塘边哭泣。等他哭够了,抬头便看见眼睛瞪的圆溜溜的崔阿椒。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四担豆腐的数量说少也不少,陈鹤耳再翻阅完剩下的订单,发现还有几家酒楼订购了相同的订单。那她该动身去跟魏氏豆腐坊谈谈了。
陈鹤耳对魏修玉还是心存芥蒂的,毕竟他在青梅竹马长大的崔阿椒与备受宠爱的崔银桂之间选择了崔银桂,并背弃了它们之间所有青涩的承诺。但她的记忆敢百分百肯定,按照魏修玉的性格,在他飞黄腾达后,绝对不会再待在自己原来认为最耻辱的地方——自己原来的家。
况且,他们之间隐秘的爱,在崔银桂之前,无人知晓。
“阿铃,你先在店里休息一下,我出去一趟。”
陈鹤耳向十五铃打了个招呼,却发现十五铃早已累得趴在桌上睡着了。自己该给十五铃一些时间休息了,陈鹤耳暗自想。等所有事情忙完,她会带上十五铃出去游玩一圈。
再一次走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陈鹤耳的心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