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三十五)之 唐蕃古道有佛缘
西藏,有的人去过,有的人没去过。有的人去的多,有的人去的少。
去西藏的大多交通方式,无非是飞机火车以及汽车(和骑行)了。
汽车进藏的线路,大致分为318川藏线、滇藏线(在芒糠与318合并)、青藏线、317川藏北线(在那曲与青藏线合并)以及阿里新藏线。
这些线路,都是现代的进藏路线。我,已经进藏接近五十次。每次进藏,大多是开车。也就是说这些路线,我进藏一次,基本就要走两便。无论是川进青出,还是川进新出……
前些日子,看到连云港越野的“八戒”的进藏路线,我也是心动了起来。于是商量之后,一起组队同行。
这条路线,就是唐蕃古道,就是公元六百多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路线。
那时候,没有其他的路。那时候,这是汉唐连接西藏西域印度尼泊尔的唯一的路。
这条路线,从地图上看,基本是斜着直走到拉萨。西安,甘肃,青海湖,花石峡,玉树,到类乌齐之后的路线,与现在的317川藏北线相同,都是到那曲后,再沿109青藏线到拉萨,完美的避开了可可西里无人区。
一千四百多年前,唐朝皇宫里的那女子,在唐王一声令下,就要和亲到西藏,沿着这条路跋山涉水三千公里历时两年多时间。
我今驱车自驾,却仅仅是一周。
走在这唐蕃古道,上山过垭口,山下过湖泊,真的很是感慨。感慨那娇柔女子,一路上是怎么过来的。
这个和亲,却也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唐和吐蕃,历来大小战争不断。唐在占到上风的时候,主动和亲。这种政治行为,为两边的百姓带来了安稳。和亲队伍里的工匠,犹如现在科技下乡的科学工作者,将唐的科学,如数带到了西藏。将西藏游牧之外的原始种植大为量产。
玉树向南十公里,不到机场的地方,在路东边湖畔,有一座寺庙,路牌写的是文成公主庙,但这所寺庙却不是的。而是作为守护和维护文成公主庙的一个寺院。再向里,才是为了纪念文成公主修的庙。
这究竟是条什么破路哦。青海到玉树的高速,也就在去年才通车。类乌齐向东到昌都,依然不少地方是单车道的山路。朝向西藏方向,丁青到巴青之间,去年大部分都是新路了,但在中间的那山,隧道还没通。隧道没通的意思,就是隧道两端的山上,原来的沥青路,已经被碾压成了砂石土路。
开车走在这样的路上,再想到那一千多年前的牛车,在零下几十度的冰雪中,缓慢的翻越这五千米的高山……
公主,你辛苦了。
驱车到丁青,这便有了我今天要说的故事,在唐蕃古道,在文成公主走过的路线中,发生的故事。
首先这和一个姑娘有关。我和她认识,是在一个支援小动物的活动中。距今大致有十来年了吧。七年前我第一次自驾西藏的时候,她也为我祝福,在平安到家后,为我接风。
此后呢,她在家乡忙她的事情,我浪迹天涯,一年有大半年在西藏青海新疆四川等地。
大约在三年前,她联系我,说有位藏族僧人请她代买了东西,但是不好邮寄到西藏,问我可否有方法解决。
我问清楚了什么东西,不能邮寄的原因,然后到拉萨后在当地咨询确认。
原来外地东西邮寄到西藏,为防止路途危险,所以有了和内地不一样的规定。但是在拉萨可以邮寄到西藏其他地区的。
于是,在两次西藏行的间歇,我回到家乡,从这个姑娘的手中接过代买的东西。然后驱车到了拉萨之后,再邮寄到目的地。
西藏很大,有中国国土的六分之一那么大,西藏的一个区的一个市,有的就有内地一个省那么大。东西如果是在内地,即便是到村,一周足够吧。这次,却是,两个月。还没到。
我焦急,因为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