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新的思路 -
李青月的动作没有特意避开旁人的耳目,很快,此事便后宫内传得沸沸扬扬。
人人都道这位新晋的答应是有野心的,同她那个族亲姐姐无二。
消息传到瑶华宫时,饶是林烟也不由称赞了一句。
“这个李答应,倒是挺会做事。她既不想得罪宫里的两大巨头,那便先一步笼络好周围的人心,与闲散的力量抱团,上位者倒是不会轻易动她。”
香凝闻言,不由担忧起来:“此人如此心计,倒是不比她那个族亲的姐姐差,娘娘日后还需多当心才是啊。”
林烟微微勾唇笑了笑,轻点了一下她的鼻尖,徐徐道:“你急什么?你以为能在吃人的后宫里存活的都是善茬吗?她还是太年轻了,宫里的人心可没那么好收买,谁知道人面上笑嘻嘻的收下礼,背地里却狠骂她故作炫耀呢?”
见香凝还要说什么,林烟连忙转移话题,她可不想管这些污遭事。
“去叫香淇往太医院走一趟,把院正叫来。”林烟一面翻看医书,一面吩咐道。
昨日宗政越在她这里过夜,难得没想些色令智昏的东西,而是聊了些对朝堂未来的打算。
这些世家大族肯定是要动的,但他们若是抱团反击,必定会带来动乱。若是想将损失压缩到最小,他们便得提前布局。
此番前洲一事,虽是让人愤怒,却也是个契机,将宗政越的势力渗透道下层,稳住民间的契机。
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
除了和平以外,便是生计。
而说到生计,除了农田粮食,还有便是日常病痛的医治。
农田可以朝廷发放,粮食可以减税开仓平衡百姓,可医疗相关的东西,却实在不好规整。
毕竟人生病后表象是一样的,实际病情却可能千差万别,朝廷也做不到统一发放药材。
于是林烟心中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若是由朝廷出资,先在京城试点一个惠民馆,由空闲的太医轮班出诊,在民间打出名声。
成熟之后,惠民馆能经手的东西就不止这些了,赈灾、勘测、调研等等,能让宗政越除朝廷和暗卫外,再多一个民间的消息来源,也不至于一直被底下的官员欺瞒。
同时,朝廷也可以开始培养一些专门的大夫,为今后全国推行惠民馆做准备。
这自然不是一笔小开销,林烟也知道此番由她提出来之后必定会受到世家的阻挠,而国库开支除了宗政越点头,还要经过户部和其他关卡,所以眼下先清除这个障碍势在必行。
先前林烟提起国库,故意给世家挖坑彻查朝廷,为的都是将这个大头拉下来。
她如此这般费心费力,是真心为宗政越和这个国家考虑,这毕竟是自己和家人的故土,她想要与爱的人一起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自然愿为它尽心尽力。昨夜宗政越初初听完她的这些计划,就紧紧抱住自己,堂堂帝王却像个孩童似的,直感叹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他知道林烟在政务上卓绝的天赋,还取笑,若林烟是个男子,定要给他封侯拜相不可,惹得林烟直脸红。
不过,宗政越直接将这件事情交给林烟处理,她自然也不客气,当即与太医院院正商讨建设惠民馆的可能性。
太医院院正人刚到,屁股还没坐热,就听了好一番宏伟的计划。
当下连连感叹娘娘宽仁,是大宗百姓之福!同时也根据惠民馆的粮仓建设,提了个意见。
“娘娘不知,其实粮食是能长久储存的,前些年粮食丰收,百姓若是一直储存着,今年也不至于这么难捱。而此番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底下官员欺上瞒下,私自加重税收,另一方面是他们交税的物品是定死的,本来人家家里棉花富足,粮食短缺,却不能抵交,只能低价贱卖了自己的棉花,再高价买入粮食,交足税后,自然什么也不剩了。”
院正深叹一口气,平常百姓如此被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