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真实想法
从县级高中转来的学生,在不清楚这个学生综合实力包括应试技巧、擅长领域及其他底细的情况下还坚持要将他直接分入理科实验班的那个人不负责任的行为感到不快和荒唐。
一个能在普通班排前三的学生,去了实验班,哪怕不是去最好的实验班都有可能只在中层徘徊,这还只是最好的预期。
在他们这种只选精英的实验班里,万一这个学生因为适应不了他们的考试难度最后掉在末尾,分差还特别大,那这个学生心理上的落差和失衡谁去弥补?
让他进实验班的人难道就没有考虑过,新环境和新的教学理念对一个正经历着分科的高二生会产生什么样负面影响吗?
“可我听王主任的意思,那学生成绩好像还行。”‘还行’两字一出,乔振平就暗道要遭。
果不其然。
“还行是什么意思?一道大题放在你面前,你说你好像会做,那是会做的意思吗?那是明明不会还要自欺欺人。”许云起最烦的就是讲话含糊其辞,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如果说真的成绩好,那有参加过奥赛的经验吗?没有。那其他竞赛的证书呢?没有。那能证明他学习成绩确实不错的一些试卷,哪怕是上学期的期末试卷也行啊。还是没有。”
他揉了揉没得到充分休息而稍微神经阵痛的头,直言道:“什么都没有,你让我拿什么去相信这个学生的能力,又让他有什么底气在其他同学面前能理直气壮的说他是转学生,可刚转过来就是能和靠成绩考进去的他们齐头并进。”
叹了口气,许云起露出些许疲惫,“你让他怎么在班里立足。”
大都是初中考试考进来的学生,哪怕有极个别是走后门,那也是好好待了一年,至少有一年的同学情分在那儿。
你突然插进来一个,谁都不认识,也不知道从哪里来,得过什么奖也不清楚,那谁不知道你是耍了不公平的手段进来的‘关系户’。
就算侥幸点,没人歧视他,那成绩怎么办?
差生想追上来,老师如果想去帮他,那势必要花费远远超过在其他学生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我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分配给他,什么抽空补补课,让他加做套卷,还给他单独批改单独讲解单独复盘......”许云起声音低沉,似有几分自嘲的轻讽道:“我的前车之鉴告诉我,就算这样可以提高他的成绩帮他进步让他成长,可单单只同情某一个学生,想要挽救他,那不仅对其他学生不公平,更不利于自己的教学生涯,甚至还很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致命的一击。”
这种教训一次就够了。
当初事情发生后,得了教训才让他明白过来自始至终自己就没做对过,当老师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公开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课后辅导,抽空补习,和家长沟通。
当你在一个学生身上投入了过多的关心的时候,那就说明其他学生没有得到他应有的帮助和教导。
“原来是这样。”乔振平苦笑的摇了摇头,“我就说,你再物极必反,也不至于把气撒到不相干的学生身上,否则当初也不会放弃跟老师去国外进修的机会。”
“那你现在怎么办?王主任说中午人家就要过来。”他问道。
“小孩子不懂事,大人不能不懂。”许云起不带情绪的笑了下,“既然如此,那就当我这个老师不懂事,是我对他有成见,不让他进班。”
“......被老师讨厌难道就好过直接去说他成绩不够优秀吗?”乔振平不赞同,“万一对他来说,这个打击更大怎么办?”
“心理承受能力差就不会在分科之际转学当插班生了。”
“你这张嘴我是说不过,大人的事关孩子什么事,他要有选择的权利,说不定根本不愿意转学被你们这样踢皮球似的踢来踢去。”
话音刚落,许云起的手机就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