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章 其乐融融
融合在一起,因为不能动用金属,杨平使用同尺寸的圆柱形人工骨骨栓,塞进胫骨远端与距骨的圆柱孔内。
这些圆柱孔在取软骨时已经经过精确设计,能够完美匹配对合。
所以骨栓插入胫骨和距骨的圆孔,然后在足跟部予以挤压叩击,骨栓紧紧地嵌入胫骨远端与距骨。
这就犹如古代制作家具的榫卯结构,不用任何金属螺钉和钢板,只用人工骨栓,完成了踝关节的融合步骤。
为了增加牢固性,再植入两枚可吸收螺钉,这样顺利完成踝关节融合的加固,另一侧手术如法炮制。
踝关节融合,原本需要两端骨质紧密加压在一起,才能获得两端骨质的良好接触,拥有良好接触,新生骨才能连接两端,完成“焊接”。
因为不能动用金属,钢板与螺钉无法使用,加压的手段就无法使用,使用骨栓连接关节两端,骨栓不仅起到生物连接作用,还能诱导成骨,新骨会沿着骨栓爬过踝关节两端的缝隙,连接两端,完成骨性焊接,让关节在不加压的情况下,也能长到一块。
踝关节被融合后,双侧下肢依然可以行走,而且只要不是体育运动,对日常的行走影响不是很大。
这种融合可以消除之前踝关节的慢性疼痛。
这样,四个关节的问题一次性解决。
最后在双侧腓骨的中上三分之一部位将腓骨截断,截掉3厘米的腓骨,让膝关节外侧这根顶柱失去功能,这样胫骨平台内外侧获得均匀沉降。
就像一栋房子,一侧地基塌陷,房子倾斜,现在将另一侧地基也人为弄塌陷,用这种方法让房子摆正。
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张英泽院士的不均匀沉降理论如果使用得当,会取得良好效果。
不均匀沉降理论的出现,开辟一条保膝手术的新思路,在实践中也保住了很多膝关节,避免进行关节置换。
杨平将张院士的不均匀沉降理论与自体软骨移植结合起来,成功解决吴老爷子的问题。
整个手术的理论是现成的,没有应用什么创新理论,但是将两种理论结合应用,将两组关节结合思考,确产生出神奇的方案。
再加上手术操作的精益求精,踝关节融合榫卯思维的应用,膝关节软骨移植的完美操作,让整个手术一环扣一环,获得预期目标。
换个人做这种手术,使用同样的方案,如果不加以专门训练,恐怕很难做到理想效果。
踝关节的胫骨远端于距骨取软骨的圆孔,上下到对齐,一个也不出差错,最后塞进人工骨栓,获得紧密连接,还能纠正力线,这种操作需要的手术技巧非常高。
这台手术一般是理论创新使用,一半靠高超的手术操作支撑。
教授就是教授!
罗伯特再次见识到世界巅峰水准的手术。
不说别的,这个圆柱软骨移植的操作,简直如艺术般,圆形软骨面拼合后,居然可以接近圆润的关节面。
同样是软骨移植,罗伯特做手术就粗糙很多,根本没有考虑关节面弧度的精确重塑,要是学到杨平这一招,以后年轻病人的软骨损伤,能够做到关节面的精确重塑,手术效果会成倍增加。
不知道什么时候,高主任又出现在手术室角落里,仿佛他时刻关注这边的手术,一旦有与运动医学有关的手术,他从不缺席。
视频,拷贝手术视频,手术中的软骨移植操作,无论如何也要学到手。
高主任取下脖子上挂着的u盘,开始抢占电脑。
罗伯特反应过来,也跟着去拷贝视频。
手术做完,吴老爷子推出手术室,三姐弟守候在手术室门口。
他们商量妥当,三姐弟轮流负责父亲住院期间的照顾,毕竟这辈子就这么一次手术,请陪护有点不放心。
“爸,没事吧?痛不?”
女儿很暖心地摸父亲的额头,两个弟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