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有的人吵架是认认真真在吵,希望抓住对方的纰漏,战胜对方。
但有的人吵架,从不在意自己的内容,他们只追求极致的速度和音量。
神奇的是,往往胜利属于后者。
小A独在异乡漂泊,身旁无父无母,无亲无友,唯一的依靠就是同宿舍的小B。
小B高傲美丽,牙尖嘴利,一开口就是别人家的老祖宗,平时没少被人指指点点。
只是小B越听到这样的话,便说的越多,毫不在乎自己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形象。
小A很委屈,因为小B可以无所顾忌,所有的指责就攻击到了关系最好的小A身上,小A尝试劝说小B,小B只是当作耳边风。
所以当内向怯弱的小A常常受到同事的言语攻击时,她每次都记住了被攻击的话,但当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如何反击,只能背后记下来,作为下次的武器,但偏偏同事往往会换一个方向。
小A为此被折磨出了阴影,只要吵架就会头晕,后来变得更加严重——只要有人说话声音稍微高些,她就会心跳加速。
久而久之,小A甚至不能够正常的工作生活,只好请了假几天假。
小B也很头疼,因为她个人的脾气,所以身边只有小A一个朋友,眼下朋友有难,还是自己搞的鬼,谁能心里好受?
心理医生建议小B最近都不要骂人,更不要大声说话。
小B为了朋友,咬牙接受。
第一天,同事知道小A生病,幸灾乐祸来到A和B家,小B咬着牙把同事推走。
第二天,同事更加得意地带着朋友来“看望”小A,小B忍不住回了几句嘴,两拨人眼看就要吵起来。
小A一紧张,又两眼发黑,最后只以邻居来干涉才将同事一伙人送走。
小B自责万分,生怕自己加重小B的病情,打算下次无论如何都不会开门。
因此,第三天,同事又来凑热闹,小A担心同事之间不好收场,所以还是打开了门,但是这次无论同事说什么难听的话,小B都没有嘴利的回答,只是静静的做着自己的事。
同事没人对骂,反而头次露出不知所措的表情,悻悻地离开。
一连安静了几天,直到小A决定再次工作。
同事几次三番地抬头关注小A,最后还是小B开口,“你看什么呢?”
要算是平时,同事和小B早就开腔了,现在,两个人却出奇的平静。
同事赶紧低下头,生怕对方说话。
下班后,同事畏畏缩缩地来到小A办公桌前,不知道捣鼓了什么,做贼似的逃离现场。
小B目睹了这一切。
她连忙走上前,想要弄清楚同事要做什么,这时,她惊讶的发现,办公桌内凭空出现了一袋新鲜的水果。
小B又好气又好笑,既然要送水果,为什么不直接送,非要等到烂掉吗?
但同时,小B内心也不是一味地讨厌同事了,她拿着水果赶在回家的路上,小A因为病发作提前回了家现在正好好的做饭。
突然门铃一响,小A原本以为又是同事,毕竟小B有钥匙,也没有什么人会来按门铃。
她通过猫眼一看,却发现一个拎着菜的大妈
小A觉得奇怪,就打算先询问小B,小B也感到奇怪,她们的邻居是几个年轻人,平时也不怎么说话,哪里出现的大妈?
大妈也不按门铃了,直接开始扯着嗓子哭喊:“贱人勾引我儿子啊!!还处心积虑要我的钱啊,我活了大半辈子,哪里受过这样的气啊?啊啊啊啊呜呜呜。”
小A吓得不敢吭声,更不敢开门,那大妈好像得了什么助力,气焰愈加嚣张,吸引了楼层里各个年纪层的人围观。
有个大爷像是很了解的样子,说:“这个女人之前就喜欢穿短裙,一看就不知廉耻,啧啧啧。”
几个不知道情况的人也开始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