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宿命中的敌人
“平时巡逻, 多是在辽泽周围,这两年来,女真人会有小队骚扰周围村落。是以辽东村落都是修筑成坞堡的模样, 以此抗击金军, ”种彦崇骑着骏马,带着两位营将, 给他们讲解镇守辽东的一些细节, “咱们常常需要外出, 护卫乡村,辽东之地, 没有禁军乡军之分, 只有轮换守土之责。”
他带着两人一路巡逻, 过了辽泽城外围,便能看到蔓延到天边的大片良田, 在五月里, 秧苗从中探头, 在微风中荡漾。
“这里原本是泥泽, 后来开垦做了稻田。”
他带着他们沿着辽河走了数十里,这里的堤坝修得十分整齐, 是强行截取了一条河道, 才能让泥沼干涸, 从而排掉积水, 才能有大片良田。
辽东经过十几年的开垦,已经有上万顷的良田,并且还在增长之中。
而到城外数十里的路口里, 两将却看到了大片营帐。
他们本以为是军帐, 不想靠近之后, 才发现那里是无数形同走尸的流民,头发枯槁,蜡黄的皮包裹着凹凸的骨头,宛然骷髅一般,看得人无穷惊惧。
“这是什么?”岳飞一时怔然,他在江南看过流民,但这里程度,远胜江南。
“这些都是来投奔辽东的流民,”种彦崇叹息道,“没奈何,如今这里已经是东京道、南京道、中京道中唯一的安稳之地。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流民来此求生,现在还是少的,一到开春,暖和起来,路上有些野草树皮能吃了,周围能过来的,便都会过来。所以最多的时候,是六月到九月,十月差不多就没人来了,都死在路上了。”
轻描淡写的话语里,是多少悄然湮没的人命,让人光是听听,便有些心紧。
“能逃过来的,都是幸运的,”种彦崇指了指远处许多正在收敛的尸骨,“好些人路上,便被别的人吃掉了,大辽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许多乱军甚至会流窜至大宋,辽东在这里镇着的,大宋才能安稳。”
两人目光扫过那堆积如山的尸骨,突然就想到走之前,太子说“你们会明白”的那些话。
“那这又是什么安排?”岳飞指了指那些帐篷。
“这些人饿狠了,不能一下子就吃太多东西,要慢慢养一阵,”种彦崇解释道,“等缓过一口气了,便要绞了头发,换了衣服,去硫磺水里洗漱过了,才能入城安置。一来预防瘟疫,二来,也是给城里一个安置的时间。”
如今辽泽已经不只是一个大城了,而是在远处安置了很多小镇,等他们缓过气来,便要以工促赈,修筑城墙,开垦良田,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辽东并不拒绝人口,对这里的人来说,人越多,便会越强大。
讲到这,种彦崇还告诉他们:“如今周围那起事的流寇,也有许多加入辽东,不过不怎么能打,老陈看不上。”
岳飞却从其中察觉出一些不对:“开垦良田、赈济灾民,修筑的城池,都是极大的耗费,辽东是如何支持这么大的消耗呢?”
“当然是太子殿下给的了。”种彦崇没有隐瞒,笑笑道,“你不会真以为谁能凭空做下那么大片积业吧?十几年前,太子殿下便派老陈来辽国,这些年来,殿下在辽东的撒下的钱,早就越过国库一年的收入了。”
正说着,便看到一队穿着麻布新衣,光头脑袋的流民,拿着一根毛巾裹住头颈,在一个竖着小旗的年轻人吆喝下,离开了营帐,向东边走去。
“跟我走,别掉队,先走十里,那里有休息地方,两天后就能到镇上!大伙精神起来,到镇上就有瓦房可以住了!”
而这队伍中,居然有两辆平板的马车,坐着一些妇人小孩。
“马车不够,怕那些人跟不上,特意准备的。”种彦崇解释道。
-
在带他们走一圈后,种彦崇还带他们去了一个很特殊的镇子。
这个镇修得很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