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朱门风流 > 第六百一十一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第六百一十一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长随顿时暗自叫苦,慌忙也跪了下来,其中一个更是口不择言地辩解道:“郑公公,小的实在是冤枉,太子殿下从前打过招呼,夏尚书乃是忠良为公,该照应的地方就照应……”

“郑公公,您可听听,夏原吉早就不是户部尚书,而且连其家都已经被籍没了,他居然还口口声声叫他尚书!若是忠良为公,皇上怎么会雷霆大怒将其下狱,之后更下旨籍没!”

“够了!”

听到这番唇枪舌剑的吵闹,郑和顿时面色铁青,当头怒喝了一声。见下头一众人有的幸灾乐祸,有的摇头叹息,有的若无其事,有的啧啧称奇,他更是觉着心中一阵阵恼怒。冷冷扫了一眼那个出首告发的小太监一眼,他便指着他喝道:“把这个这个目无上下的狗才拖下去捆了,堵住嘴丢进柴房,饿他几天,让他知道什么是规矩体统!”

他虽说不常视事,但毕竟是御前宠臣,此话一出,下头只愣了一愣,立刻就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小火者从外头抢了进来,直接用手绢堵住了那人的嘴,又将其倒拖了出去。等到那咿咿呜呜的声音完全消失,他方才打量着堂下表情各异的一众属官。

“以后若是再有这样小题大做大惊小怪的事情,一律如此办理。内官监乃是宦官二十四衙门的要地,不是吵吵嚷嚷的菜市场。皇上就算以钦犯系之内官监,一日尚未处刑,便得将其人当作士大夫礼敬,岂有欺辱怠慢之理!只要不曾夹带字纸书信,衣物鞋袜吃食等等自可送进去,锦衣卫诏狱便是如此,难道你们不知道?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大动干戈,传扬出去难道很好听么?”

如今这内官监上下的宦官几乎没几个人经历过靖难,更不曾瞧见过郑和提刀卫护朱棣左右的情形,甚至不少人都是头一次看到往日闲淡不管事的郑公公发这样大的火。然而,被人这样劈头盖脸地痛斥,左少监薛明却是有些不服气,当下便突兀地问了一句。

“郑公公既如此说,倘若皇上怪罪下来又如何?”

“皇上怪罪下来,自有我承担!”

被郑和这样雷厉风行一处置,内官监顿时恢复了从前的平静。晌午时分,得到消息的内官监太监王景弘和都知监太监杨庆方才赶了过来。三人一道下西洋数次,就算从前有嫌隙,也在后来共患难共风雨的那些时间里头完全弥合了,这会儿坐在一起便都有些唏嘘。他们这些年在外头的时间多,在宫里的时间少,已经很是讨厌这些尔虞我诈的倾轧。

“今天幸亏是你,要是换成我,实在是压不住这些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大爷们!”

王景弘毕竟是成年之后方才入宫,凭借曾经操舟海上,对于海上水文地理知之甚深,这才一步步擢升上来,和郑和自幼随侍皇帝的宠信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扪心自问,他更知道自己就算曾经支持过太子,也说不出这样一番掷地有声的话来。就好比出使在外,郑和常常只言片语就能折服那些外藩王公,他却没法子做到。

“我也是被逼的,要是连这种事情都镇压不下去,那么我在燕王府那些日子就白过了!”郑和眯了眯眼睛,随即便叹了一口气,“我宁可在海上应对那些海盗和王公,也不愿意在宫里头和这些个蠢才扯皮……对了,咱们下西洋的那些官兵在南京还好么?”

“自然不好。”答话的是杨庆,尽管都知监在十二监中排名最末,但因为他跟过郑和下西洋,倒是没人敢小觑他,而他对于下番官军也素来关心。此时此刻,见两个出身经历各不相同的内官监太监齐齐盯着自己瞧,他便一摊双手道,“下番归来就和寻常官军没什么两样,平素只吃那么些死钱粮,而且少不得有人克扣。据我所知,他们都宁可往海上走。”

屋内的三人全都心里有数,官兵宁可下西洋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下番所带的香料等物足够几年的开销。而他们宁可下西洋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在那些番邦王公的眼里是高高在上的天朝使节,可到了京师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