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术,只能保守治疗,如果修养情况好,未来生存期可能在两到三年。”
“我知道了,你们好好照顾她,等休息我去探望她。”
挂上电话,秦老沉默了好久,神色迷茫。
洪老见他神色不佳,也大概猜到了严老师的身体情况不好了。
洪老长长叹了口气:“哎,我们都老了。”
“是啊,我们都老了。”
专家组成员一半都是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他成员年龄也在四十五到六十岁之间,四十五岁以下的只有唐雪一人。
很多人都已经过了退休年龄,却依然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但现在他们真的需要休息了。
“也不知道我们这些老家伙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也是时候引进一些年轻血液了,给年轻人展示的机会,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说呢?”秦老说。
洪老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点点头:“你说的对,反正未来都是要交给年轻人的。”
秦老:“那你说一个月后的全国农业研讨大会我们C城派谁代表上台演讲?”
洪老:“你觉得呢?”
秦老:“看来我们想到了同一个人。”
秦老和洪老相视一笑,露出彼此都熟悉的笑容。
严老师走后,她所带的研究组和负责的种植区域就需要有人接手。
在专家组全员会议上,秦老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个接手并不是一天两天,因为想要找到合适的替补人员并不容易。专家组的专家们年纪都不小了,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委实吃不消。并不是不愿意,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见大家都为难,唐雪就把这个任务接了过来。
“那就我来吧,我年轻,体力好。”
坐在首位的秦老和洪老同时满意地点点头。
“好,年轻人就该勇于担当。”
总那以后,唐雪就开启了一个人打两份工的工作生涯。
一份工作就已经很辛苦,再叠加一份,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刚开始的几天,她每天第一个到基地,晚上最后一个走。
累到下班以后,一上车,就直接倒在座椅上睡着。
专家组里好多老专家,每天都要顶着炎炎烈日下地,只为了保障粮食产量。严老师生病了,还要忍着疼痛,不停地编写资料,只因为希望能把自己的经验保存下来,让后人少走弯路。
每每想到这里,她就觉得自己的辛苦其实不算什么。
“你也别太拼了,仗着自己年轻就胡来,等老了有你好受的。”唐朝忍不住劝她。
“没事儿,就前期辛苦一点,等过段时间磨合好了,就没这么辛苦了。”
同时带两个小组,还要负责两块区域,时间和精力分配上确实存在冲突。但好在两个小组成员们都很给力,大家都非常努力地相互磨合,争取早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到家后,齐婶端出一个瓷盅放在她面前。
“累了吧,喝点汤补补,这可是江誉特意淘换的食材,就是为了给你补身体,你看看你这才刚几天就已经瘦了一圈,可把某些人心疼坏了。”
说完,齐婶指了指正在房子边查看进度的江誉。
唐雪打开瓷盅的盖子,里面是早就炖好的银耳莲子红枣羹。这里面的每一样食材在现在都是稀缺物品,能凑齐想必花了不少功夫。
看着眼前的银耳莲子红枣羹,她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
经过一周等待,江晨和李文博终于等来了入伍通知书,他们将在三天后正式参军入伍。
入伍当天,江誉特意将两人送到集合点。
“江哥,江晨,我先过去了。”李文博指了指不远处的报到点。
他和江晨的兵种不同,报到点也不同。
“好,自己照顾好自己,李叔李婶你别担心,我们会照顾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