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皇帝宝座
陈公公的逃走,使得唐小宝警觉了起来。因为他得知陈公公是坐船,经海上逃回京城的。
这让唐小宝大为的诧异,他也明白了。在他们中间有内奸,也就是说有人在给朝廷通风报信。
这也为什么盐场改进了制盐技术,朝廷几乎是在最快的时间得知了消息。然后,派出了陈公公来接管。
这同样也能解释,董天正在铜锣湾制盐为什么会被陈公公所知晓了。不过唐小宝选择了隐忍,他并没有把这件事说出来。
因为他们面临的事情太多了,造反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扯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就行的。
唐小宝他们的造反之所以如此的顺利,是因为没有遇到反抗。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朝廷的腐败黑暗,还有董天正的名声。
当所有人知道是董大人在造反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的想法就是,董大人是对的。没错,朝廷一直在压榨百姓,而董大人一直在努力的保护百姓。
从不断的增加赋税,到盐场被霸占。紧接着,船厂捕获而来的那些赈灾的渔获,因为无法买到食盐而不能储存。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使得百姓们无比的愤怒。当这种愤怒达到一个临界点,使得百姓们活不下去的时候。一颗火星,就能点燃整片森林。
而董天正划燃了这根火柴,几乎是在一瞬间,整个通州城的百姓都在一边倒的支持董天正。
可造反不是这么简单的,需要师出有名,还要防止官兵的反扑。同时,还有周边那几股流寇的敌对势力。最重要的,你要不断的壮大自己的队伍。
只有自己壮大了,才能有资本逐鹿天下。此时的唐小宝他们,不过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只小虾米。而周边,都是虎视眈眈的鱼群。
董天正召集了部众,此时众人聚集在一起。包括通州府的指挥使展云鹏,董小六做了三军大元帅。
而铁头和黑娃,以及来福旺财等人,也都分别担任了军中的职务。唐小宝花出去的那些银子终于有了回报,他们现在手里有五六千人的队伍。
然而五六千人的势力其实非常的弱小,周边那些流寇们,有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十余万了。且不管他们的战斗力如何,单单人数上就足以让人心惊胆寒。
钱不通如愿以偿的做了军中的军师,唯独与孟樊超没有领兵。而是留在了唐小宝身边,做了唐小宝的贴身护卫。
董天正召集起众人,转眼间他们已经起事近两个月了。朝廷那边竟然迟迟没有动向,大概是朝廷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以及无暇顾及通州这边了。
可这两个月对于董,日子其实并不好过。他们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虽然得到了通州城百姓们的拥护。可对于周边的百姓们来说,并没有多少人前来投靠。
而那些其他的流寇,他们的队伍在不断地壮大。唯独与董天正他们这一支队伍,甚至于通州城的地盘在不断地缩小。
周边几股流寇势力都在不断地壮大自己,他们也趁机在互相吞并对方。通州城的西南和东南城郊,就已经沦为流寇之手。
要命的是,董天正的队伍规模依旧很小。究其原因,就是前来投奔的人太少。
董天正让儿子董小六去查明原因,为什么这么多的流民百姓,都喜欢去投靠其他的流寇。而鲜有人,来通州城投奔。
难道说,仅仅是因为那些流寇们靠抢劫起家。所过之处专杀达官显贵,富豪乡绅。而董天正这边,自诩为仁义之师?
事情远远超乎众人的意料,百姓们不来投奔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董天正打出来的清君侧。
何谓的清君侧,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奸臣。 《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
也就是说,董天正他们打着的旗号还是在效忠朝廷。虽然这只是他们起兵的借口,可是但对于那些恨透了这个昏暗的朝廷的百姓们来说,他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