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大唐生死劫
李明这段时间极度的郁闷。
数十万蒙古大军陈列边境之上,四海商会和麒麟汇像商量好的一般,将大部分业务从大唐撤了出来。
内忧外患,不外如是。
常伟依旧老神在在:“陛下放心,用不了多久四海商会和麒麟汇会求着我们做生意。”
“哦?难道道长有什么好办法不成?”
李明这个人虽然对部下猜疑心重,但对于传说有着神秘力量的道教来说,却是十分的推崇。
李渊站在一旁神情淡然,大太监长乐低眉顺眼如同木头人一般站在殿门口。
常伟淡淡一笑:“没有什么好办法,大唐国内的市场是他们不会放弃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就行了。”
“道长认为蒙古边境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这个需要问李将军了。”常伟淡淡一笑:“大军压境自然是需要我们展示强健肌肉的时候了,如果我们大唐连这个能力都没有的话,那还如何称之强唐呢?”
常伟轻蔑地看了一眼李渊:“李将军,目前正是你用兵的时候,若是再拖延的话,我们强唐的名号必然会一落千丈!”
李渊沉默不言。
“李将军,常道长问你话呢!”李明有点不高兴了。
“回禀陛下,按照我们现在的兵力来说,不能与蒙古正面冲突,而且我们已经错失了最佳时期。”
“什么是最佳时期?”常伟冷笑:“敢于亮剑才是最佳时期。”
常伟含笑看着李明:“陛下,如今蒙古压境,如若我们不能展示出最强的姿态,那么未来数十年蒙古大军必然会不断扰边,这对于我们大唐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
“可若是直接和蒙古硬碰硬的话,我们之间的胜算很少。”李渊神情凝重:“最主要的是,哲别城之战,我们损失大军二十万,四海商会和麒麟汇又不断压制我们国内市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最关键的一点,我想常道长似乎没有想到吧。我们大唐目前的财力不足以支撑起来两线作战。”
“所以,有时候战争与否,看的不是一场热血,而是自身力量的薄弱和对敌人分析的是否到位。”
李渊的话如同一集集耳光一般打在常伟的脸上,让后者脸色尴尬。
“可若是不亮剑的话,那岂不是说明我大唐无兵可用,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蒙古大军肆意侵占我们边境不成?”
常伟冷笑:“李渊,你作为大唐上将军,上官烈遇到你都要避退三舍,为何面对一群野蛮人就如此精神不振,难道你天生害怕蒙古人不成?”
李渊淡淡地看了一眼常伟:“本将军从来不惧怕任何对手。”
李明不耐烦的摆摆手:“无非是陈兵边境而已,李渊,朕命令你知会前线将士,只要不将战火引入大唐境内,该出击就出击。”
李渊沉思片刻:“陛下,如今之际,最好的对策就是防守。”
“错,最好的对策是进攻,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常伟轻蔑地看着李渊:“李将军,国难当头,难道你想做个逃兵不成?”
李明点头:“李渊,蒙古之事朕还是希望你能够尽快摆平的好。”
“陛下,此事还需要斟酌斟酌。”
“不用斟酌了,朕意已决,大唐边境战士,必须击退一切来犯之敌!”
李渊长叹一口气:“陛下,这件事情是不是还需要考虑一下,毕竟一旦战事开启,受损的不仅仅是蒙古国,我们还要防备大宋的偷袭。”
“无妨。”常伟摆摆手:“大宋不会出兵。”
李渊如同看傻子一样看着常伟:“常道长,你如何如此笃定大宋不会出兵?”
常伟哈哈一笑:“四海商会虽然对我们大唐有点意见,但他也不会看到我们受到大宋的侵犯。”
“有道理。”李明向着常伟深深一拜:“既然如此,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