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我有特殊洗白技巧[快穿] > 第52章 慈君

第52章 慈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游略逛完房子,最后才返回灶房。

掀开大铁锅的盖,里面果然留着芋头菜饭,盛出来足足一大海碗,尚且温热。

他端到方桌旁,一边吃一边梳理着脑海中接受完成的剧情。

……啊。

这是部,不知该从何讲起的纪录片。

因为不论截取主人公人生中的哪一段,都充斥着压抑和沉重。

仿佛导演在筹备之初就定了下基调,要让这部片子去深刻地诠释苦难。

所以色泽是灰暗的,光影是压抑的,连背景音乐都是暮沉沉的悲调。

倘若按照原纪录片的顺序,故事一开头:

是女主人公被拐卖到了小山村。

那一年她刚满二十,是个家境优渥的城里人,还是个前途光明的女大学生。

朝气蓬勃,天真善良。

然而寒假回家赶火车时,因为善意给一位腹痛的陌生女人指了路,就被毫无预料地拖上面包车。

视野在刺鼻的迷药味和后颈的疼痛中彻底黑了下去。

最后一眼,她看见的是被封死的车窗外,晴朗无云的天空。

——那也是她往后二十几年,对于京城的最后一点记忆。

再次清醒,她已经在逼仄拥挤的绿皮火车上。

鼻尖充斥着长途旅程躲不过的沉闷汗臭,嗓子被灌了药说不出话,双手也被绑住藏在了一件红格子衬衫下。

浑身无力,思绪昏沉,泪水和挣扎的动静小得可怜,无法引起任何人的关注。

她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这辆火车,载着绝望而惊恐的自己,驶向遥远而陌生的西南。

那个谎称腹痛的中年妇女和她的同伙,把她卖到了一座名叫上坎的山村。

进入上坎村,要走一段漫长崎岖的山路,村里人说着晦涩难懂的方言,溪畔有正在捶打衣服的女人,抬头看见她被捆着手拖进村,眼里有好奇、同情,也有习惯和漠然。

买家是个六十几岁的婆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没错,她就是那个“货”。

人贩子用食指沾了沾唾沫,数着钞票劝她:“哦呦哭什么啦,你还算运气好的了,这家儿子年纪轻,才三十来岁。比你嫁得惨的多了去了,我劝你还是趁早认命,不然最后吃苦头的还是你自己。”

她被压在床板边,眼里满是泪水、仇恨、愤怒,瞪着那人贩子恨不得生啖其肉。

但对方毫不在意地继续数钱,想来这些年做多了这种事,已经对类似的目光习惯了。

被卖进山村当媳妇的女人,纵使从前是大学生也好,坐台小姐也罢,那都翻不出什么浪花来,这辈子只能困在这山村,“家里人”也不会让她逃出去。

人贩子拿着钱离开,将“货物”留在这贫困闭塞的小山村。

一开始,她也激烈反抗过。

咒骂挣扎,绝食威胁,试图逃跑……折腾得身上伤痕累累,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地窖。

时间让她渐渐明白,现实是如此的令人绝望,命运早已走向绝路,她挣脱不开,家人找不到她。

再不甘,也只能这样坠向无尽地狱。

究竟是为什么没有自绝以保护灵魂中最后那点清白呢?

她好像并不是那样贪生怕死的人。

或许是因为心底还尚存那么一点见到家人的期冀,或许是那张沾唾沫数钱的丑恶嘴脸反复出现在脑海中,让她不甘心就这么懦弱死去。

也或许,是因为怀中嗷嗷待哺的婴儿。

——被拐卖的第二年春节,游略出生了。

在他的记忆中,母亲是一个勤劳、沉默、不讨喜的女人。

奶奶说,她是从外地嫁来的,所以对这里的方言只会听不会说。

又因为娘家人都死光了,孤立无援,才养成了这么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沉闷性子。

确实,母亲很少很少跟村里人交流,哪怕在家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