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场误会
。
他又说:“你们先不要介入,你是师爷,他是你的搭档,你们介入与国法不合。”
我有一个疑问始终在脑海里盘旋,但有些犹豫,要不要请教龙知县。
就在这时,李逵问道:“知县大人,我有一事不明!”
“嗯?”
龙知县板起脸孔,很不快。
李逵道:“陈知府千里之外怎么会知道发生了命案?”
龙知县冷冷吼道:“你这是在审问我吗?”
是啊,李逵不该质问知县,以下犯下,因此他闭嘴。
他又向我示意,让我为他圆场。
我说:“此事蹊跷,需要从长计议!”
龙知县发誓说:“我一定会给陈老庄主一个合理的交代!”
我很想告诉他我们在陈家庄的所见所闻,特别是陈老庄主对这件事一无所知,但是我想这是多余的。
陈老庄主迟早会知道,也许在他们侦破这件命案之后相告也不迟。
我也拦下李逵,让他也不要多做声张。
龙知县又说:“倭寇犯边,这样的事会很多,你们不要乱了脚步……”
他忽而感到痛心疾首,陈词道:“朝廷已经组织大军在各地平叛,也许……”
他站起身来,凝望窗外,夜色朦胧中春色依旧大好,我不知道他是否很有兴趣。
他转过身来,又对我们略带伤感的说道:“也许不出多久,倭寇就会完全荡平”
我们连连称是,不知所以。
他在我们面前总是如此,似乎动之以情,收买人心,而我在他面前也往往如此,多赞同少提意见。
他一时间咳嗽起来,拖着病态的身体走到茶几前端起茶杯,饮了几口茶,舒缓舒缓。
然后冷冷说道:“也许还要经过好几年的奋战,谁知道呢,这是朝廷的事,我们也不应妄加猜测。”
我说:“是啊,这可能需要长期的奋战,因为因为蒙古也在北方犯边。”
“哎,我们一定要同心协力,把我们的事做好,减轻朝廷的负担。”
他说的义正言辞,看起来绝对是个清官,不过龙知县在本地确实是出了名的大清官。
但是他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我就不屑说了,实在难以启齿。
我想起杨花匠对我的不恭,心中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我告诉龙知县:“杨花匠竟然也知道这件事。”
他“哦!”了一声,也没有再说什么。
他沉吟片刻,说道:“我叫你们来就是告诉你们不要再插手这件事,本知县自会秉公办理。”
他看起来很不快,瞪着眼睛问道:“宋师爷,最近几日辛苦,柳如烟的事有没有眉目?”
我很高兴,他终于说到点子上,我说:“我们发现了他们的一个据点,在一座深宅大院……”
龙知县依旧瞪着眼睛,依旧很不快,他拍案而起,说道:“好了,好了,总是老调重弹,这有什么意义,你说了多少个深宅大院,说了多少次深沟浅壑,可是结果呢?”
我不由变色,同时深感不安,因为我一时大意暴露了信息。
对于柳如烟这件事,我越来越感到与龙知县有很大的关系,正如梦中的情景一样。
我觉得解决柳如烟的事首先要解决龙知县,龙知县不除,柳如烟就会一直为害一方。
直白一点说,龙池县是柳如烟的后台和保护伞,他之所以来到这里当官,也正因为此。
他让我这个师爷负责处理这件事就是看上我没有这个能力,我只是块写写文书、帮他出出主意的料。
总之,他认为我没有侦办大案的能力,因此我获得这个职责,但他现在很扫兴,因为我展现了这方面的能力。
我的能力绝不逊于任何法医,任何侦探,任何法官,我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
但是我不能违拗他的意志,吃人嘴短,拿人手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