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文化入侵
意识到后患。
房遗爱低着头,神情严肃:
“儿臣知陛下在担心什么,这次出征倭国,兵器司制作的红衣大炮有限,儿臣制作的炮弹也有限,炮弹和红衣大炮的炮身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儿臣会严格把控,再说了,这炮手也要经过千锤百炼,不然根本打不准!”
李世民吐了口气,叮嘱道:
“红衣大炮的锻造方法属大唐一级绝密,绝不可外泄,还有炮弹的调制方法,兵器司那边朕来约束,你也不能将炮弹的调制方法对外人泄露分毫。”
“儿臣遵命!”
房遗爱忍不住多看李世民一眼。
老李是真的紧张了,额头都冒出了冷汗。
房遗爱一直在说着安慰的话,令李世民放宽心,过于纠结,会损伤身体。
“陛下,儿臣带十几门红衣大炮便够了,红衣大炮的作用就是为了帮助我唐军登岸,上岸之后,儿臣会第一时间攻取倭国皇
城,控制要害地区。”
“令三省六部协助,择日从扬州码头出发,路上不能耽搁,定要速战速决,军报频繁来往长安,朕要知道你每一步的消息。”
李世民担忧万分,他不想自己的外孙或外孙女一生下来就没爹,也不想高阳守活寡。
“儿臣已调荆州水师和扬州水师,选精锐随行,只是还有些难处,请陛下协调。”
“何事!?你直说便是!”
李世民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配合房遗爱。
“儿臣此次出征,船队规模巨大,其中货船就有七八艘,除了要带食物、饮用水等必需品,还有我大唐的书籍、丝绸、茶叶等等,当然,儿臣还需要些教书先生,越多越好,随儿臣一同前往倭国。”
“教书先生!?”
唐时沿用隋朝的科举制,教育兴盛,私塾遍地。
想要找教书先生,并不是难事,重要的在于这些人愿不愿意去倭国。
倭国路途遥远,且此行生死未知,又背井离乡,估计很多人是不愿去的。
李世民眉头纠结起来:
“这个...怕是有些难处,打仗就打仗,带将士们便是,为何要带教书先生?”
“请父皇尽力协调,哪怕花重金,也要帮助儿臣;至于父皇的疑问,儿臣可以给出答复,攻下倭国要靠大唐猛士,可治理倭国靠的却是文人,儿臣刚过去,语言不通,定会遭受重重困难,故儿臣以为,打下倭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对
倭国人进行教育,用我大唐的文化和风韵,影响当地居民!”
文化和风韵...
房遗爱这意思,是要文化入侵倭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