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当堂策论
是狗屁不通,不知今天他又会写了些什么呢?
右丞相葛尔丹缓缓展开景和的策论,原先脸上微妙而复杂的神情顿然间僵化。此时整个大殿都是静悄悄的,偶尔有一位得了伤寒的臣子小声咳嗽了一下,都显的那样刺耳。
“快读啊!不知公子景和有何高见?”好几个大臣终于忍不住催促他,显然他们是公子羊的人,急于要看公子景和的笑话。
景安也不由得兴致勃**来:“葛尔丹,你还愣着什么?为何不读呀?”
葛尔丹这才回过神来,急忙道:“臣这就给大王和列位大人读一下公子景和的这篇策略,你们可要听好了。”
古人云,国之大海纳百川,能容鹏鲲之躯。国之强也,不兴天下之兵,德威海内,千国来拜,万民皆从。
何以做大做强?无外乎自立自强。
自立者则君明臣贤。上体恤万民,下民皆遵其君。国中君臣一体,举国若一人也。政令一下,莫不从也。上下一体,内外一身,团结如一,自立于天下也。
自强者则居安思危,不敢安逸享乐。虽不穷兵赎武,却将兵家之争视为国之大事也。枕戈待旦,以防外侮。外强兵戎,内抚百姓。是以外敌入侵,内患重生,皆能左右逢源,天下安定。
自立自强者,上从天意,令从君王,百官王子莫敢不遵。下则万民归心。大炎复兴之路莫不如是也。
自立者虽联络诸强对抗暴狄,但亦自谋也。自古人心难一,不可为求外援而失自我,何况六国乎。
自强者,操练兵甲,推演战事,国之安危一日不敢忘也,是故警钟长鸣……
后面还有不少的文言佳句,这些都是景和将老师杨世贤的大作一字不漏抄誊而已。上面说的无外乎一个国家在大争之世,政治上必须自立自强,对内要安抚好百姓,对外居安思危,随时准备战斗。
概括为八个字:内修政理,外御强敌。
既要联合诸强对抗强暴的敌人,又要有自我谋划,用一句话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里许多观点都令景和佩服不己。
然而文言功夫一向较差的他写着写着,索性完全放开了,后面的话更是直吐心声。
要问大炎出路在何方,儿臣以为无外乎从以下几点着手,方有立身之术,否则只怕危矣。
第一,制定联合诸国之合纵战略,联络各国对付强敌。合纵若被敌方所威胁,我们应予以揭露匡正。
第二,韬光养晦,隐藏实力,避免锋芒毕露,成为出头鸟。无论对强敌还是诸国,大炎应当隐去光芒低调处事,尽量避免战事。
第三,发展经济,强悍国力。
第四,发展军事,超练兵甲。
第五,发掘人才,任人唯贤为用。
第六,励精图治,推行变革。
第七,刺激农业,发展军工。
第八,减轻赋役,休养民生。
第九,发展航海事业,开辟海外孤岛以为战略。
第十,扩充兵库,打造军械。
第十一,建立粮屯,储备粮食,以为战事所需,备全几年粮草。
第十二,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广开门路。
第十三,修建弛道,联通王都与重镇衔接。
第十四……
景和说着说着就像止不住的骏马,一口气连说了18策。本来是右丞相在朗读他的策论,却在不经意间被激动的公子替代,成了景和自己大声宣示。他口若悬河,目中无人,那滔滔不绝之策,把众臣听的目瞪口呆。
虽说策论上有些法度他们没听过也不敢马上赞同的,但谁都清楚这分明就是公子和假借此论而出的激情文字,乃公子心中所想!
景安一开始还以为这些都应该是他师傅杨世贤的大作,但是听着听着就觉得越来越不对劲了。
景安虽然不敢说是千古一帝,但也绝非昏庸无能之辈。他早就听出来这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