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明末:我真的不是战神 > 第七十五章 路线有变

第七十五章 路线有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结果一看,居然是安丰镇的民壮在操练。

连典使大人都在附近观看。

这可将胡-总甲几个羡慕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马彪看着唐天策这队人马,也自叹不如,心里早就服气了。

马泽清自然是非常满意。

傍晚时,还有宝应和高邮两县的民壮也陆陆续续,来了一千多人。

原本比较宽松的驿站,显得非常拥挤多了。

好在驿站附近搭建了不少木房子,用来安顿过往的民壮队伍。

唐天策他们来的早,分到了左边几间新搭建的木方。

后面来的民壮可就没那么的运气了,后面的几排木方,年月比较久,房顶还有些漏水。

胡-总甲和马彪一行,因为唐天策预先占好了位置,也跟着住上了新盖的木房。

看到其他民壮,住上漏水的破房子,胡-总甲眼底露出一丝欣慰。

积雪全部融化了。

出了两天太阳,路面也好走多了。

一座巍峨的城池,出现在视线中时,唐天策心神大振。

扬州人口有四五十万,这也是唐天策来到这个时空后,见过的第一座大城池。

城门处,有一队穿着整齐的官军,为首的军官,得知他们是兴化的民壮队后,便派了两名军士,领着他们前往扬州东大营。

马泽清将民壮队安置在大营内后,带着陶三几个,去了扬州府衙。

州府的粮草运抵前线,需要州府的同知和通判两个官员同时审计才行。

通判是在州府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同知则是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

马泽清那边,将文书递上去后,也不是马上就能拿到粮草辎重出发。

他回来告诉唐天策,这次一起北上的还有六个县的民壮,一共三千多人。

有些县的人马,还没到齐。

众人在兵营里带着,也不能到处乱跑。

吃喝由兵营的伙房提供。

就这样等了两天,上头终于来消息了。

明天上午出发。

当天晚上,马泽清便带着唐天策他们,去将粮草辎重领了出来。

原本计划走水路,只是后来,安庆上游发现张献忠的水师战船活动,临时改成走陆路。

二十多辆大车,没有驴马。

全靠人力推着粮车走。

安丰镇这边负责五个大车,唐天策将人马分成十组,五组人拉车,五组人警戒。

交替着前行。

从扬州到凤阳大约有四五百里的路程,算下来最少得半个月才能抵达。

三千多人,二百多大车,走在官道上,队伍排成两里多长。

后面一队百多人的官军朝这边赶来。

“唐兄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