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东征
长河乘夜渡貔貅,兵气如云拥上游。大将能挥白羽扇,君王不爱紫貂裘。
十二关山齐故国,百年疆域汉神州。不眠霜月闻刁斗,自启茅堂望斗牛。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也,不可先传也。
乌桓和娄烦得着夫余和肃慎的支援,兵力暴增到了十二万之众,对方轻骑重骑皆有。
无病和祈琪定下计谋,祈琪连夜带兵撤离,营寨内,大鼓捶了一夜。
无病则率领七校尉军、东圣军、景丹的幽州突骑和一部鲜卑骑兵,共万骑,迂回而走。
乌桓军紧张警戒了一夜,他们实在是被无病军击败匈奴的事搞怕了。
直到次日中午,鲜卑军营寨内,依旧鼓声喧嚣,乌桓军才慢慢靠近查看。待乌桓军冲进营寨,哪有军兵,只有一百只山羊掉在木桩上在敲鼓。
乌桓、娄烦齐齐破开大骂,“鲜卑军去哪里了?汉军又去哪里了?”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四外放出游骑兵查看。
天气依旧寒冷,行军艰苦,无病军众将士时不时的用冰雪搓脸和手,防止冻伤,阴丽华一路思考,想到了御寒的方法,将铁甲用布匹毛皮覆上,保暖效果好了许多,于是悉心研究一夜,缝制了一套毛甲,两层毛皮内藏一层扎甲,密密麻麻缀上丝线,紧密结合起来。
无病心知这与亢龙团用的甲胄和马甲有些相近,不过夸赞起来,“这样也好,谁也不知道咱们穿了什么铠甲,也不知道哪个部位防护最好,还保护铁甲防止锈蚀,值得推广。”
阴丽华道,“那毛皮贵重,不便大力推广,如果一层以布匹,垫以棉絮,可降低造价。”
无病眼睛一亮,“妙计妙计。”
阴丽华撅着嘴,“丝线不耐磨,要是缀上铜钉,既精制又结实。只那铜造价就高了,不如用锡,便宜许多。”
无病笑笑,“锡在天冷情况下会碎,就用铜。”筜
关定汸嘀嘀咕咕,“要是夏天就来这边,哪有这么受罪。”
无病呵呵一笑,见任定光等人也有类似想法,无病道,“言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讲的是物资要筹备充足和运输要便捷高效,这块唯有马匹盔甲粮草几样为重,而行军作战,却和地理天文关系颇多,山陵河谷变迁、地籍地势演化、林原丘谷更迭,地理变化影响行军路线效率,而天文气相决定战役如何策划执行,何时起风多风停风、何时降雨霜雪雾,寒冷燥热如何应对,风沙石流如何利用,冰川河谷风浪激流,既可以是前行的障碍也可以是防守的助力,更可以是攻击的帮手。敌国的植被、经济、人口、风俗、交通情况,敌国与其他势力的关系如何,乃至朝堂之上,派系势力,君主文臣武将的爱好、性格、习惯都要考虑,这些都是谋划战役的第一手资料。”
众人听得频频点头,阴丽华看着无病侃侃而谈,心中赞同。
无病道,“紫衣卫的势力扩展到了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这点我还是很佩服王莽的,然而他本人不通军事,紫衣卫的作用没有发挥到最大。上官梓梧曾是紫衣卫的紫虎,对西北
(本章未完,请翻页)
、北方和东北了解较多,他率众到乌桓探查三次,历时近半年,我找人,秘密要来了紫虎调查资料。滨海道长年以来逢夏秋季节,大雨连绵,海水上漫,道路水漫难行,稍有不慎则落水被浪卷走。战争之事,要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这度地,便是刚才提到的,深入敌国,探查地形地势、山川河谷、重镇大城、粮道兵站,乃至于各方实力关系,辽西走廊,夏季难以通行,冬季尚可啊,正值风雪,敌人不愿意出来,不正好我等行军吗?”
关定汸道,“大冬天走滨海道,还不得四五十日才到啊。”
无病呵呵一笑,“你们行军还是不太认真,每隔一日,便有两三个或是五六个兵士加入我军中,沿途的山石林木都刻了路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