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虚情假意(二)
没多久,寺人克也提着漆木桶,将满满一桶井水提到夜未央卧榻边上,脸上带着愧疚说道:“君子,隶臣无能,您的梅汁蜜水被寺人阑那王八蛋抢走了。”
夜未央瞧着面带愧疚寺人克,也没有责备,反倒是安慰道:“克,我都瞧见了,这件事错不在你,而是那寺人阑无礼,你不要往心里去。”
“何况,一壶梅汁蜜水而已,等我修为恢复,保你也能天天喝上。”
夜未央说着便坐了起来,端起漆木桶,也不管什么干净又卫生,毕竟不干不净喝了没病,一点灰尘而已毒不死他这涅槃之体,张口就吨吨吨地开怀的畅饮起来,略带苦味的清水入喉,犹如久旱逢甘霖,干涸的喉咙,立时滋润起来。
“哈,真爽!真爽!”
“克,让你跟着我这种废物,受苦了。”
“长君子,这是隶臣的分内之事。”
寺人克见夜未央没有见外与责备,反倒出言安慰自己,心里不由一暖,他家长君子,虽然修行尽失,但那心胸气度还在,非庶出的两位君子可比。
饮水之后,虽然肚子里依然空空如也,但闲下来的夜未央也在思索帝王之术,毕竟这次遭遇让他感触颇深,人都是知面不知心,如果没有大起大落,自己如何才能见到他人真心。
正如他前世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般,妻子赞美邹忌是因为夫妻关系而偏爱,妾赞美邹忌是因为妾畏惧邹忌的权势,宾客赞美邹忌是有求于邹忌。
当然,如果有一天邹忌失掉权势沦为街边乞讨的乞丐,他的妻子、妾、宾客乃至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又有多少人还能和当初一样赞美阿谀邹忌呢?妻子会不会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同林鸟,妾遇到街边的邹忌会不会形同陌路,而宾客遇到衣衫褴褛的邹忌会不会当面就吐一口唾沫喷脸,更有甚者会不会当街报以一顿老拳。
不要考验人性,因为大多数人的人性在夜未央眼里经不住考验,所以心理学大师荀子登上前台,比邹忌更深刻更进一步提出了性恶论,荀子的观点,无论是圣人还是乞丐,饥饿了就想吃东西,冷了就想多穿衣服,劳动累了就想多休息,都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私本性。
也合了老子的话“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越富有越强大的贵族拥有大量的土地田产,也不妨碍他继续剥削穷困潦倒的黔首黎庶,以增加自己财富,因为不会有人嫌自己财富多的。
所以荀子之后,法家大成者韩非子应运而生,向来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他人,每个人在他眼里都是潜在犯罪分子,不能靠道德来教化,而要靠严刑峻法来教会人类自律,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帝王之术。
法是法律,术是权术也叫做阴谋诡计,势则是权力与力量,这套方法在大争之世靠以战养战转移国家矛盾行之有效,而到了大一统时代,无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国家则陷入内卷之中,法家的统治也就分崩离析,由此儒家的外儒内法登上舞台,给法家的法术势包上德的外衣,德法术势既当又立的开启了前世两千年中央集权帝制。
不过夜未央作为穿越者也有自己的一番浅薄见解,就是道法势情术。
道首屈一指,道是自然规律,也是人心向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公道,也涉及权力的来源,按韩非子说最初的君王都是为人民提供好处而把大家团结起来建立政权,有巢氏成为君王是靠教导先民“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燧人氏成为君王是靠教导先民“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大禹成为君王是靠带着先民治水,使他们免受水灾。
有巢氏、燧人氏、大禹之所以成为君王是因为给芸芸众生带来了利益,以此百姓黎庶就推举其为君王,夜未央一句话总结就是权力来源于“公”,用前世的话来说就是“公共产品”,君王或国家为臣民提供安全、秩序、科技、教育等公共产品,而将广大人民粘合起来拧成一股绳,也就是政权,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