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出逃
刚走没多远,便看到一大群的骑兵拥簇这一个壮年汉子朝我这边走过来,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步行的农民军士兵,我猜这个壮汉应当就是刘宗敏。
于是,我装作很恭顺的样子站在路边看着刘宗敏带着大军向皇宫的方向走去。
看过历史书的人都知道刘宗敏是大顺农民军的二号人物,职位仅次于李自成,这家伙力大无穷,武艺高强,打仗不怕死,很有一套。
由于很小的时候父亲被收税的官府给逼死了,母亲带着他到处讨饭没多久也被活活的饿死了,由此,刘宗敏对官府和官员恨之入骨。
少年时期,刘宗敏跟人学打铁,学艺很刻苦,几年后成了远近闻名的铁匠,工余还练武。
铁匠在这个时代属于有技术的人,收入颇丰,渐渐的刘宗敏的日子好过起来,还盖了几间房,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媳妇。
这家伙很霸道,百里之内不允许其它的人开铁匠铺,所以每天的活儿干不完,价钱也由他来定,收入不少,日子过的很滋润。
十年前,李自成打到刘宗敏的家乡蓝田县,已经成为富裕户的刘宗敏毫不犹疑的参加了农民军跟着李自成杀富济贫,主要是这家伙内心深处特别的憎恨朝廷的官员,每次打仗,刘宗敏都冲在最前面,李自成很赏识,渐渐的刘宗敏成了李自成手下的重要人物。
后世有人评价刘宗敏之所以日子过的好好的还毫不犹疑的参加了农民军是因为刘宗敏憎恶这个人吃人的社会,认为刘宗敏认识到只有推翻腐败没落的明王朝统治,才能建立一个百姓拥护的美好的社会,我认为这都是书呆子说的屁话,刘宗敏有这等觉悟?我看李自成都没有这样的觉悟。
不信?你看看刘宗敏的一生都干了啥就知道了。
在他还没有成为豪霸、只不过是一个铁匠的时候,这家伙就不允许周围一百里内的其它的人开铁匠铺,就是为了垄断,是不是可以说这家伙依仗自己身手不错的有两下子欺负人?这家伙在参加了农民军后不管走到哪里,打下城池后首先干的一件事儿就是抢,就是杀人,你能说他有理想?你能说刘宗敏造反是有觉悟的自觉行为?
我认为刘宗敏包括和刘宗敏一样的铁了心的想造反的人不过都是想自己将来当大官不受别人的欺负而已,毕竟做官当老爷是最享福的事儿。
当然,有的人参加农民军是迫不得已,完全是为了活命,不是为了自己活命,就是为了让家里的人活下去,有的人干了一段时间后就不想干了,毕竟造反这玩意是玩命的活儿,但干上了想不干了也不行了,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
造反就是玩命,今天活的好好的,说不定明天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仗就死在战场上,所以很多的参加农民军的人就表现出了人的顽劣,杀人、防火、抢劫、玩弄妇女啥坏事儿都干。
有的人可能认为我是瞎说,但我告诉你,你别把农民军想的太好了,李自成就是想把明朝推翻了,自己当皇帝,至于老百姓咋样,他根本没有想过。
不信?您查查李自成造反以后的经历就知道了,先前,他就是每到一个地方就把朝廷的官员杀了,把官府抢了,把地主老财抢了,然后去另一个地方干同样的事儿,后来,李自成收了许多的文人,特别是李岩参加了农民军后,李自成变了,开始注重收买人心了,提出三年不收赋税,均田地等主张,你看他落实过吗?继续是流动作战,连政府机构都没有建立,谁去落实土改的事儿?李自成是不抢穷人的,穷人也没有什么值得抢呀,李自成每到一处就逼着地主老财交钱、交粮、孝敬女人,看着是没有向穷人要钱、要粮、要女人,但地主老财的钱和粮食从哪里来?他家里只生女孩不生小子,早就给李自成等流寇准备好了?最后还不是都转嫁到穷苦人的身上了吗?说不定地主老财把谁家的女人哄骗了送给了李自成呢!三年不收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