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勤王
,再加上荆州的位置是个四战之地,有点尴尬,他也不敢主动给自己招引麻烦,他现在只想好好守着荆州。
徐州的刘备倒是想去救援,他现在中山靖王后人名不正,言不顺,如果去勤王,说不定,能把名头坐稳,可惜,境内还有个不安稳的因素,吕布,外有袁术跟曹操的虎视眈眈,因此只能放弃。
勤王大军只能放在袁绍与曹操的身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两个人都明白这种红利,但是袁绍的红利比较少,曹操依赖的红利比较多。早在192,曹操刚入主兖州,毛玠就提出让曹操去长安迎回刘协,那时候董卓刚死,曹操刚刚立足兖州,根基没有稳固,他也不敢,擅自提兵去迎。边上还有袁绍在虎视眈眈。
现在,兖州稳固,控制住了小皇帝,虽然曹操不能去号令那些诸侯,但是,这个天下,现在还是刘家的,诸侯不能号令,那世家跟人才呢,毕
(本章未完,请翻页)
竟,有皇帝,那才是正统。
当时那些士族等社会精英经过多年的儒家教育、皇权教育,是十分看重正统性的。天子在曹操这里,证明汉朝中央政府在这里、天下正统在这里。汉室虽然衰微,但毕竟是过去四百年统治天下的正统王朝,是所有人唯一认可的合法政权,是大义所在。因此,这些社会精英在这里工作,才会觉得名正言顺,光明正大。
曹操自己声望有限,需要借助天子这面旗帜,才能进一步招揽大批人才,为己所用,不断壮大。
而袁绍呢,控制皇帝这个红利,对他可有可无。
第一主要是此时的天子是小皇帝刘协,刘协是董卓立的,当初袁绍极力反对董卓废掉汉少帝、另立刘协。之后袁绍逃出洛阳,还因为这个事儿,联合关东地区的豪杰,起兵讨伐董卓。在这个过程中,袁绍甚至想要立汉朝宗室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只是刘虞死活不同意,这事儿才作罢。
所以,袁绍与汉献帝的关系非常的尴尬,如果这时候他要去迎接汉献帝的话,他面子上过不去,心理负担,心里迈不过这道坎儿。
第二,袁绍在此时打败公孙瓒,拥有了冀并青幽(半州)四州之地,拥兵数十万,手下谋臣良将无数,已经成为了汉末最强诸侯。随着实力的增强,他的野心更大了,给小皇帝的进贡也渐渐少了。
袁绍已经很清楚大汉王朝不行了,早晚要完。如今群雄割据,彼此攻伐,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想取而代之嘛。
第三个名声,自己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有几个人比得上。论功劳,自己年少成名,诛除宦官集团,当选联军盟主,讨伐董卓。论实力,自己已有河北四州之地,拥兵数十万,放眼天下,谁能是我的对手。
袁绍则不太需要借此手段笼络人心,招揽人才。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年少成名、仗义疏财、广交朋友,诛除宦官集团,后来又讨伐董卓,这些都为他赢得了极大的政治声望,获取了大量的政治资源
正是有这样的底气,袁绍心里恐怕早就认为,未来扫荡群雄,统一天下,取而代之的人是自己。既然如此的话,把小皇帝弄在自己身边,自己还怎么称帝呀,稍微一不小心就要背上篡汉的名声,那自己这一世英名不就全毁了吗?所以他不敢这么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