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答
召儿很快明白,给秀娥披上一件斗篷,提了灯笼就扶着秀娥往外走。刚走出院子没有几步,前面就来了几个人,瞧见秀娥,领头的婆子急忙行礼:“春姨猜度着,大奶奶这会儿该回来了,特地命小的们回来屋里,好服侍奶奶。”
“不用了,我正要往太太房里去。”秀娥吩咐着,婆子见状,忙命身后的两个丫鬟先回房,自己就接过召儿手中的灯笼,笑着道:“既如此,小的就在前面引路。”
秀娥扶了召儿的手,并不像往常一样,询问杨太太的病情,婆子也没有敢说什么,只殷勤地在前面引路。到了杨太太上房,还是秦婶子迎出来。瞧见秀娥,秦婶子行礼道:“大奶奶来了,方才春姨还说……”
“不用说了。”秀娥打断了秦婶子的话,按说,秦婶子这时候都该回家去了,却还在里面,只怕是杨太太的病情十分急,秦婶子不敢回家。
既然秀娥不愿意听自己说话,秦婶子当然不会来触秀娥的霉头,只在前面推开了屋门。
上房内灯火通明,里面黑压压的一屋子人。春姨手中端着一碗药,正在喂给杨太太,杨婆子在一边举着蜡烛,好让春姨看清楚。至于别的丫鬟婆子们,都在那屏声静气地伺候着,没有人敢说一个字。
春姨喂完了药,刚要给杨太太漱口,秀娥就送过来一碗水,春姨瞧见秀娥,忙站起身,刚要叫大奶奶,秀娥已经阻止了她,示意她给杨太太漱口。
杨太太漱了口,秀娥用帕子把杨太太唇边的药渍擦掉。杨太太这才抬眼看着秀娥:“大奶奶,劳烦你了。”
“服侍婆婆,本是我做儿媳妇的本等,哪里就敢当得上劳烦二字。”秀娥的回答滴水不漏,杨太太却淡淡地笑了笑:“是啊,你做儿媳妇的本等,可是我今日,却因为你,受了别人的气。”
秀娥太了解杨太太的脾气了,她好面子,也不爱说狠话,能把杨太太气的病了,甚至对着自己说出这样的话,可见在别人家那是气狠了。于是秀娥只瞧向杨婆子:“今儿婆婆是往哪里赴宴?”
杨婆子瞧向杨太太,想从她那里,得到一些答案,但杨太太却抿着唇。杨婆子张了张嘴,竟然没有说话。
还是春姨轻声道:“太太今儿是往周家赴宴,周家那边说,她家大女儿,快要定亲了,特地请亲友们过去一聚。”
有些人家女儿要定亲,就会把亲友们请去,名着说是赴宴,其实会让对方把子弟带来,趁宴会中间,以拜见长辈们的名义前去,好让亲友们瞧瞧,这子弟如何?可能配得上这家女儿。
这是喜事,也是荣耀,毕竟能被人这样请去的,代表了和这家关系很好。杨太太接了帖子,自然是欢欢喜喜去的。
秀娥瞧着杨婆子:“婆婆向来出门,是你跟着的,你在周家,可曾听说了什么?”
“大奶奶,冤枉啊,我只是在外面等着,并没有进到宴会里面。”杨婆子已经叫起屈来。杨太太轻咳一声:“大奶奶,我服了药,这会儿好多了,想想也只觉得自己可笑,怎能为了这样的话,就让自己气到生病。”
“什么样的话?”秀娥并没有放过杨太太的意思,还是直接问出,杨太太是晓得秀娥的脾气的,轻叹一声才道:“她们说的话,还能是什么,不过就是说,我们家,婆婆不像婆婆,儿媳不像儿媳,再过些日子,只怕我们两老,就要仰儿媳的鼻息了。”
“太太!”春姨惊慌地叫了一声,毕竟她这会儿已经瞧见秀娥的神色了,秀娥的神色怎么说呢,很难看,却又带着几分叹息。
这让春姨不晓得,该怎么面对现在的情形,她只觉得,这样的话,不该对秀娥说。
“婆婆为了这么几句话生气,其实也是觉得,她们说的,有那么几分道理?”秀娥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出这句话,杨太太既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只是瞧着秀娥。
二人四目相视,都看出了对方的不愿意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