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那双粗糙的大手覆盖在卫长缨的眼眸上,“我回来了,你开心吗?”他在她的耳畔低语,缓缓的声音如清风,不疾不徐。
卫长缨咬紧嘴唇,手里握着的剪刀不知不觉地放回案台上。“阿兄,你该去见阿娘。”
“我是来见你。”黑暗中,那人仍是捂住卫长缨的眼睛。
略微带着刺痛的热意在卫长缨的眼周氤氲,卫长缨闭上了眼,她与他都是这世上的可怜人,她无母,他无父,然后她的父亲与他的母亲结为了夫妻。
“长缨,跟我走。”
“阿兄,七日后我就要出嫁了。”卫长缨提醒他。
“我就是来阻止的。长缨,是我阿娘逼你嫁人吗?”
黑暗中的声音有些急促,卫长缨仿佛听到他的心跳声。
“不是,是陛下赐婚。”卫长缨扳开他覆盖在自己眼睛上的手,在案台上找到火折子,重新点燃蜡烛。
满室耀眼的光芒闪动,卫长缨转过身,屋里除了她却是空无一人。
顿时卫长缨又怔住,刚才是自己在做梦吗。
但那熟悉的气息犹存。
卫长缨执烛在屋内寻找,让光明照遍每个黑暗的角落,三彩柜后、屏风后、帐幔后,都没有他的踪影。
这个人不见了。
卫长缨叹了一口气,蓦地回头,只见一道挺拔的身影伫立在窗前。
“阿兄。”卫长缨执烛不动。
烛光映在窗外那人,白皙的面庞上嵌着一双星眸,他的面容有些冷峻,但神色之间却很柔和,一袭紫金色的襕袍更裹得人如春山,这竟是世上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你在找我吗?”男子笑起来。
“阿兄。”卫长缨蹙起眉头。
“你若不想嫁给李星回,今夜就随我走。”他没有进来,仍是站在窗外。
两人隔着窗子,卫长缨将蜡烛放在案台上,霎时风从窗外进来将烛火熄灭了,四周又陷入一片黑暗中。
“不,我想嫁给李星回。”
卫长缨说得斩钉截铁,她再次点燃蜡烛,一点光明在手心中绽放,将窗外的那人照得光灿灿,只见风拂动他的发丝飞舞,那白皙的肤色如月光般皎洁,遗世又独立,世上断无比他更俊美的男子了。
“好吧。”他在窗外叹道。
元治十五年,长公主李元青下嫁晋国公张乐行的长子张南蔚,元治十六年生下张击衣。一年后,昭元帝登基,赵王李成起兵造反,晋国公张乐行牵涉其中,遂被诛灭九族。
因张击衣是李元青所生,昭元帝勉强留了这个外甥的性命。
李元青改嫁给卫尊后,便将张击衣带到卫府,他比卫长缨年长两岁,两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虽然后来李元青又生下双胞胎女儿,但张击衣和两个同母妹妹关系并不融洽。
待张击衣十七岁时,李元青便写了书信,令张击衣去东华岛学艺。
这一别就是三年。
张击衣踏入屋中,环视屋里的摆设,屋子的布置甚是简陋,窗前放着一张曲足香案,案台上一摞厚厚的书籍,旁边是笔墨等文房四宝。
墙壁上挂着几幅字画,皆是前朝名人的真迹,比如柳无言的《八千里江山烟雨图》,韩拾遇的《春江鱼戏鸭图》,圆心大师所绘的《山寺坐禅图》,等等。
这几幅字画价值连城,是卫长缨生母的所有之物,因此李元青才容得这些真迹挂在卫长缨的屋子里。
依墙而立有几张三彩柜并排而放,其中一张柜子上放着琴,这张琴是卫长缨十五及笄时,因卫长缨素爱抚琴,卫尊便重金搜罗一张嵇康所使用的古琴,作为送给卫长缨的寿辰之礼。
这张琴实在贵重,卫长缨也怕有所损坏,抚得极少,平日都以丝绸所覆免染尘埃。
除此之处,另有一架屏风和一张圆几,便无他物了。
张击衣拉了拉垂下来的帐幔,原先的芙蓉色淡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