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村姑前任16
您说,这次我和正军能分到地吗?”
王月巧逗着宝妮儿头都没抬:“你俩现在户口是商品粮,上哪分地去?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你们双工资呢,你却给这惦记着分地,真是闲的。”
安兰心道,这商品粮户口,也就现在值钱。以后种地不交地亩款,国家还会发补贴,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非转农,回农村搞几亩地种种呢。
安兰家能分到地就仨人,她爸妈和夏奶奶。不过她们村人少地多,人均三亩多,他们仨分了十亩地。
娘家分地跟她没多大关系,婆家分地跟她也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杨正军家能分地的是杨国庆夫妻俩和杨正军的奶奶,杨正刚和他家俩儿子。
杨奶奶有三个儿子,三家轮着住,她的地也是三家平分。杨家堡地比夏家屯多,人均能分将近四亩。杨国庆夫妻俩七亩半加上老太太的一亩多,这就九亩地了。
杨正刚在省城回不来,他爷仨那九亩地也等于压到了杨国庆夫妻俩身上。
这次分地刚好赶上秋收,分完就该种冬小麦了。现在种麦可不是后世,耕地的拖拉机犁一遍、耙一遍,播种机几个来回就能种好的。
现在犁地基本靠牛,人拉着牛、牛拉着犁,一趟又一趟。有拖拉机,但是非常少,而且拖拉机费柴油。
犁完地,还得拉着耙子再耙两遍,然后要拨田埂,这是为了以后浇地需要,按一定尺寸,分成一畦一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