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 第325节
,事事看的都是栓儿这个哥哥的例子,栓儿七岁住出去了,壮儿岂非明年也要出去住?徐循道,“没有,就是觉得孩子还小了点。唉,不过说起来也觉得没什么,就是出去住了,一样也是晨昏定省,照旧见面的。”
“是舍不得壮儿了?”皇帝还不知徐循?一语中的,他笑道,“你说的是一个理,还有一个,壮儿毕竟是弟弟,也可以放松点。想多留几年,那就留着也没什么,就让他十岁上再读书好了。”
宫里对藩王的教育,素来都是如此轻忽的,多留几年也不算出奇。徐循听了,不免露出微笑,“再看看吧。”
家长里短,每日里都有这些琐事,年轻时可能还觉得这些事是‘案牍之劳形’,到如今,竟也能从里头找到几分趣味。这一代的故事渐渐告一段落,下一代的故事又开始了,儿子出阁读书,女儿的婚事、嫁妆……多少过去的伤痕,在这些细细碎碎如沙砾般的琐事之中,渐渐也将被掩埋。
既然定了是石郎君,阿黄的婚事也就抬上了日程。虽然冬日有太子生日,又有年事,但徐循也没耽搁下这事儿。早已令赵嬷嬷开了库房,把当年仙师托她保管的财物都清点出来,和当年的册子对上了,再一一地添减,有些过时的、折旧的,徐循便自己补上好的,反正这些年间,她所得赏赐不少,支出一些,也是绰绰有余。
仙师当年被废时,几乎把大部分自己的集藏都送到徐循这里代存,她进门时的嫁妆,是宫廷代办的,排场还能小了去?就这还是阿黄自己的私房,算是添妆性质,官方自然还要给她准备一份嫁妆的。最后汇总出来的嫁妆单子,厚厚一摞,徐循翻看着都觉得过分耀眼,偏偏皇帝估计还觉得对不起阿黄,有几分补偿的心思,又给她划定了几处庄子——他皇帝做得久了,手笔也越来越大,刚即位时,赏给徐家的地也就是两百顷,这回给女儿,出手就是千顷,一点都不带含糊的。
徐循本已觉得阿黄的嫁妆实在是太豪华了,就这又添了千顷地,更是有不妙感觉,只是却又不好说的,结果,这一阵子饮宴时,皇后倒是乐呵呵的,几个长公主的脸色都不大好看,才刚进腊月,皇帝也不高兴了:两位长公主府里闹出了强占民地的事儿。
当然,这件事不是由御史台捅上来的——还没闹到那么大,而且皇亲国戚甚至是高官勋贵,强占民地的事情其实一点也不少见,只要不闹出人命又或是民乱,大部分时候,御史台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朝着这方面使劲。这是东厂送来的消息,皇帝拿来和徐循说的时候,徐循还暗暗心惊了一会:京城内外,能瞒得过皇帝的事实在是不多,只怕连胡家、孙家、何家背地里的勾当,他也是心中有数。
“比这比那,人心什么时候有过尽头?”皇帝主要是气几位长公主的动作太迅速了,“她们府里的情况,我实在尽知。何曾短了些须体面?就是短了,来求来要,难道我不会赏?这样搞事,实在好没意思。无非就是仗着有娘,我不好多说什么罢了。”
家主难为,几个妹妹接触到的皇帝,多数都是温和包容的一面,难免有些脾气。再说,阿黄的嫁妆和她们的比起来,的确也是多得太让人不平衡了。徐循想到皇后最近的喜庆劲儿,好像都预见到了五年以后,圆圆的嫁妆会有多风光了。她一时也为难起来——如果被皇后如愿了,那点点的嫁妆该怎么办?难道真要和姐妹们形成攀比的风气?那到了下一代,宫里女儿要多起来,只怕还真嫁不起了。
“要不然,胡姐姐给的那些就别上册了。”她给皇帝出主意,“悄悄地送过去完事,这样一来,大哥你也有底气教导长公主们……”
“笑话,阿黄身世坎坷,多补她一些又怎么了?”皇帝倒是闹起脾气来,“我还就要多给她些,日后让她在亲戚们之间不至于没底气说话。难不成我多给了她,就没脸去训妹妹们了?我第一个还要骂嘉兴呢。”
嘉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