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成神征途 > 第215章 政军构思

第215章 政军构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兵。而黄天教可不止这十五支军队。

之前各支军队征服的敌人,他们的军队也都被黄天军给收编了。像这些被收编的军队,笼统计算一下的,人数也有着几十万之多。

再加上各郡县保留的城卫军,黄天教的军队人数足有两百多万了。

东汉的军队只有九十几万,而黄天军却有两百多万,黄天教养得起这么多军队吗?

事实是,黄天教真的养得起。黄天教的资源集中度,比起东汉来要强了好几倍。

东汉时期,很多资源都在世家大族、乡绅贵族手中。东汉皇帝想拿点资源来打仗,都是千难万难。比如凉州的羌人之乱,东汉朝庭就搞得一团糟。

黄天教则是没有东汉朝庭的顾虑。黄天教不仅没收了很多恶人的资源,而黄天教还能收购那些良人的资源。

如此,整个神州的资源,都能集中在黄天教手中。有这底气在,养两百多万军队也就不成问题了。

东汉十三州,黄天教都占据了十二州,为什么还要保持这么多军队啊?当然是对外征战需要了,杨龙的目光又不局限在东汉十三州。

不过,说真的,在不对外征战的时候,黄天教的军队的确是有点多哈。

既然如此,是否要裁掉一些军队,等需要征战的时候,再进行征召呢?

裁军是不可能裁军的!军队不打仗,还可以做其它事情。

比如地方军队,在保证基础的训练后,其它的时间就可以拉他们去搞基建,或者是进作坊做工!

很多朝代的军队,在不打仗的时候,都是大搞屯田的。杨龙为什么不让黄天军也去屯田呢?难道黄天军有吃不完的粮食?

粮食哪有吃不完的!说有吃不完的粮食,就有些夸张了。不过百姓生产的粮食,的确够供给军队了。

杨龙不是不让军队士兵去屯田,而是根本不需要他们去屯田。汉和汉以前的当权者,虽说也很重视农业。但是他们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不仅农民的农具不够先进,连给作物施肥这些也研究不到位。

杨龙入主汉中的时候,就让工部改良了大量农具。征服凉州后,又用金钱和羌人,换取了大量适用于耕地的牛马。最近又征服了南匈奴和乌丸人,适用于耕地的牛马就更加充足了。

如此,也就不需要军队的劳动力,用于屯田了。不屯田,也不能闲着,就只能进工厂和作坊工作了。工业可是杨龙要大力发展的行业。把这些闲着的士兵,投入到工厂中最适合不过了。

杨龙没有搞什么军工民企的划分,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等整个蓝星都被他征服了,就不会有什么泄密不泄密的了。

当然,这些被安排进工厂的士兵,只限于地方军队的士兵。像第一战斗序列的军队,还是要进行日常训练的。

虽然说第一战斗序列军队的士兵,战斗力都很高了。但是有哪个将军,不希望自己士兵战斗力,更强大一些的。没有,杨龙也不例外。

黄天教的征战在外的军队,很多都是就地驻扎的。

杨豹统领的护教军,和杨锋统领的刀锋军,一起驻扎在并州。杨虎统领的猛虎军有些分散,兖州、青州、冀州、幽州都有。杨骏统领的铜壁军,则驻扎在豫、徐两州。

赵弘、杨淼两人和杨诚商量后,让杨诚的铁卫军驻守荆州。赵弘统领的镇山军,和杨淼统领的破江军,在征服了扬州后便就地驻扎。

除这些军队外,督导军驻扎在洛阳。亲卫军过不了多久,也会返回到洛阳。波志统领的覆海军,则驻扎在益州。

还有无双军和飞鹤军,这两支斥候军,他们的的士兵都是分散在各支军队中的。

斥候,也就是后世的侦察兵。杨龙为了统一管理训练,就有了当前两军的分散情况。这种情况,之后会做出改变的。

对了,还有驻守在敦煌的陈忠那数千军队。这个还真差点忘了,嘿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