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姬 第710节
们就算走,很可能也是去前面的万应城,那跟这里有什么分别?”
不都是她的地盘吗?
卫始传信回来了, 他的城迁得很顺利。
这让姜姬松了一口气,不由得也对卫始改观了, 看来他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的。
卫始迁城是走“潜移默化”的路线。
他并没有大肆宣扬要迁城, 而是先在万应城建摘星宫。
黎氏已经全都被姜武的人给“送”到了公主城, 万应城剩下的世家一直以来都在黎氏的压制之下, 没得到太大的发展, 见万应悄没声的就换了个主人,外面还有大军压城,没有一家敢起头反抗,纷纷伏首。
听到要建摘星宫的消息,纷纷损赠资助,献钱献物献人。
万应城的中心位置就是黎氏祖祠。
卫始命人推倒黎氏祖祠,当这座代表着黎氏家族历史的祠堂倒塌的一瞬间,黎氏也从万应城人的心目中退位了。
摘星宫还没建进来,卫始已经把黎家在万应城的一切都给推翻重来了。
黎家治城靠的是各大姓世家,用的还是人治那一套。各家分管一块,好坏自担,只要不惹出天大的祸事,黎家不会把这一族的权力收回来,顶多从家族中换一个人出来领头。
而姜姬一路走来用的却是法治。一开始是因为商城中卫始等人根本没有出身来历,能立足全靠她的支持与信赖。法严则势大,治城如治军,令出法随,才管得住商城、浦合、凤城等地。
等到了莲花台,她不喜世家掣肘,先除了八姓,剩下的又借着姜奔的手除掉不少,慢慢的,鲁国的世家大多都失去了势力。等她走后,姜旦也对世家难以托负信任,一则是有龚香在旁边盯着,二来,段青丝当时的退却也失去了世家最后一搏的机会,最后,世家如果出头,蟠儿就难以保持权位,姜旦当然更需要蟠儿的帮助,久而久之,哪怕她走了这么久,鲁国世家也没有再站起来。
卫始斗世家也是驾轻就熟。先挑逗几家互斗、互相揭短,等最后吵到刀兵相见了,他再出来主持公道,查实有罪者全铁面无私的处置了。
这样一来,大多数世家都一蹶不振了。
卫始就趁机照搬了公主城的原班人马过来,三下五除二就把万应城变成了公主城。
虽然到人人归心还有很长时间,但至少看起来一切已经可以算是成功了。
现在卫始已经建起了神女庙,开了学府,召小孩子来学习鲁字,抄写鲁字文章,鲁商也来了,经过一场大战的万应城需要太多东西了,他们与卫始里应外和,还啃下了少世家身上的肥肉。
现在就算还有替黎家哭的人也不多了。形势总比人强,何况黎青河死在自己家人手里,实在怨不得旁人。
所以,现在凤凰台上的流民进入万应城的话,他们是可以接得下来的。而且对卫始来说,新民远比旧民更好处理,顺利的话,这些新民会成为他的助力。
鲁商得了她的话后就开始买卖人。
姜姬也从人口买卖中发现被卖的多数是女子和不满十岁的孩子,有的是奴仆,有的就是妻妾。
而这些人不止卖人,还买人,不过买的都是壮汉,用来看家护院。
这表示虽然冬天过去了,但凤凰台下的百姓们的生活还是没有恢复起来。
除此之外,高门大院的旁边开始聚集着一伙伙的人,有老人,也有流浪汉,但也有普通人,男女都有。
他们等着里面的人施舍剩饭。
现在到了春天,天气变暖和以后,世家公子们又开始聚集在一起,呼朋引伴,欣赏春日的美景。
他们在冬天时闷在家里做了一些新诗新文,迫不急待的要给朋友们炫耀一下自己的文采。
最近几年凤凰台出了不少故事,不愁没事可写。甚至还有人说最近几年风波频频,说不定会催生出来不少文豪大家,日后也有美文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