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姬 第605节
陶然想邀请徐公一起出来“主持公道”,徐公却早就气“晕”过去了。
陶然就又邀请了别人。有的,学徐公躲了,有的,跟陶然站在了一起。
他们一起上前,请“皇帝”出来召见这些百姓,问一问他们的冤屈。
皇帝当然是出不来的。
他们就一再的请啊请啊,先站着请,见请不出来,跪下请,如果还请不出来,只怕就要泣血了。
当时的情形,黎河青只是听都觉得背上汗毛直竖。
他问下人:“那最后怎么办了?陛下出来了吗?”下人白着脸说:“没有。陛下只是让人把那些人都给杀了。”
陶然本以为此事可成,不料突然从帝陵里涌出许多御卫,把他们团团围住,把那些哭告的百姓都给抓了,当即就都杀了。
这些御卫本想连陶然都揪出去,陶然被人团团围住,抱腰拖腿,一群公卿大臣手抓齿咬齐上阵,总算护住了陶然。
最后御卫只得放过他。
事后陶然回城后也“气”病了,闭门不出。人说陶然在家仰天而哭,叹天地无道,天地不公。街上的人听说后,都生了同感。
唉,皇帝实在是太过分了,太让人心寒了啊。
黎河青听得直皱眉,这凤凰台的水真是越来越深了。皇帝和朝阳公主看起来是不打算让步的,而陶公也步步逼近,两边都不肯退后,这要真斗起来,胜负实在难料。
他的父亲摇头:“陶公这是心大了,他想当第二个徐公。可他也不看看,徐公当年可有逼得陛下如此失态?”
皇帝能在帝陵祭祀时杀人,这是已经被陶然逼得失了分寸了。
毕竟皇帝才十七岁,年轻,沉不住气。
黎河青说:“陛下可能是想收回皇权。”
之前,凤凰台下的事一直都是由徐公为首的大臣们代皇帝决断的。
那时是皇帝年纪小啊。现在皇帝长大了,想自己当这个皇帝了,不想让权臣替他拿主意了,这不是很正常吗?
这样看来,徐公退的恰到好处,这才是为人臣子该做的。
陶然跟徐公比真是差远了。
黎父点头:“陶然此人,唉……”
下人也去徐家拜访,一面是表功,说已经把公主城的商路给截了。一面也是想试探一下,看徐公对鲁国公主到底是什么意思。
黎父问:“徐公有没有说什么?”黎河青说:“徐家只是说,这鲁国公主品性不好,不能为皇后。”
黎父:“看来徐公是真的不想支持鲁国公主了。”
那就说明,鲁国大夫说的话全是真的。
鲁国公主是真的需要黎家的支持,和保护。
黎父和黎河青又商量了一番后,再次去见了王姻。
王姻这些日子十分辛苦。为了作戏,他已经许久不肯沐浴、修面、梳头了。
黎河青进来时,他就像个乞丐。
看到黎河青,他立刻扑上前去,大哭求饶,求黎河青放了他。
黎河青既嫌他软弱无胆,又觉得这样的人才好掌控。
于是王姻在终于盼来黎河青后,才终于答应去洗澡换衣服,重新打理的干干净净的,两人才坐在一起说话。
黎河青说,为了皇帝,为了大梁,也为了皇帝与鲁王的友谊,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决定接受你提的条件:促成鲁国公主与皇帝的结合。
王姻自然要感激涕零,并迅速捡回了身为鲁国大夫的自豪与自信,同时也带着被黎家关了几个月的怯弱和黎家就两家的盟约进行了友好的磋商。
黎家仍旧打算搭上鲁国公主这条船是因为就算徐公不想让鲁国公主当皇帝,黎氏女也从来够不上皇后的边。
黎河青认为,徐公想尽快送走鲁国公主,原因应该是目前凤凰台上的争斗已经越演越烈了。他担心鲁国也插进来一脚,索性就先把鲁国公主送走。
至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