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姜姬 > 姜姬 第375节

姜姬 第375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不必郑王答,底下的大臣就开口了:“郑国乃上帝所赐!怎能赐于外姓女?贵使休要再提!”

丁强道:“我何时说要郑王割城了?你不要污蔑我!”

郑王:“……”

刚才说话的大臣:“……”

这人太不要脸了!自己说的话,转头就不认!

丁强施施然开口:“我王要的是与一城等重之物。”

鲁王曾有一题,出了以后,名动天下。远在郑国的郑人也听说过。

丁强改口后,还真有人当殿就思考起来,倒是不认为丁强在说谎。

因为提出一座城当一个公主的陪嫁,这个真的太不可思议了。大多数人都不会当真。

换成是一道鲁王故意难为郑王的题目呢?好像就很正常了。

但什么东西是等重的呢?又怎么能跟一座城等重呢?要怎么计算呢?

丁强说完后,就功成身退了。而且都不等郑王再给回音的,出了逍遥台就回鲁国了。

他这一走,这题,郑王就非答出来不可了!

答案倒是很简单。因为赵荟在殿后就告诉郑王了,“是粮食。”

人不可一日不食。

除粮食外,一座城中不会有别的东西更能代表“等重”这个概念。不然,换成金银?有的百姓家中根本没有金银;布匹?穷人也有根本穿不起衣服的?

人人都有,人人必需之物。取走此物做为象征,就是与城等重了。

“鲁王要的,是大王奉上一座城每个人的食粮。”赵荟道。也就是能养活一座城百姓的粮食。

这是最符合鲁王心中答案的答案。除此之外,提出的任何一个答案,鲁王都不会接受。

说完之后,赵荟都难免感叹。如此索粮,真称得上是聪慧了。

欲扬先抑。那个使节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引出后面这一句。让前面所有看不起他的人,如今都要对他改观了。

而且,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猜。今日之后,殿上所有的人都能猜得出来,鲁王想要的是什么。

然后呢?

郑王难道还能小气的不给吗?

他不给,只会被人认为:郑王没有猜出来。

那就丢脸了。

猜出来了,还能不给?乔小君的事,确实是郑国不对嘛。

郑王要是故意耍赖,那天下人会怎么看他?

考虑到郑王的性格,赵荟就知道,郑王非给不可了。

如果这也是鲁王算到的话……

那他是怎么知道郑王的性格脾气的?

赵荟想不通。但比这更让他难受的,反而是姜氏……

姜氏这一辈的子孙,倒有当年先王之风啊。

为何,不叫他早十年出现呢……

第355章 这个使节和那个使节

丁强不敢耽搁时间,生怕被回过味来的郑王留住, 他从逍遥台出来后就直接出城了, 弃车骑马,与从人连夜赶路, 赶到晋江上后用重金雇了一条船, 沿江而下。

郑王晚了一步, 到了下午才派人去找丁强,等发现没人后, 又请人来商量,如此这般,等到第二天才派人去追。又担心过于强硬会显得在欺负鲁国使节, 没有派重兵快马,而是前头派人送信去前方的城池拦人,后面跟着一辆车里是去说和的大臣。

等他们得知丁强已经乘船归鲁后, 才不得不回到逍遥台,向郑王请罪。

赵荟在前面都没发言,因为当时郑国人都争相对郑王进言,他就退后了。他从不主动对郑王兜售自己的观点, 总是等郑王请教他之后, 他才会斟酌着开口。

他料到郑王会求教于他,因为他是鲁人,而这次给郑王挖坑的正是鲁王和鲁人。

郑王叹气,“以你看,鲁王这是何意?丁使为何匆匆归国了呢?”

赵荟斩钉截铁的说:“大王, 依我看,丁使是故意的!鲁王命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