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姬 第372节
落地,殿里所有的人都大笑起来。
郑王也在笑,边笑边点头,颇为自得。
此人也很得意,继续绘声绘色道:“但鲁国的流民是有数的,他们的人就是再多,也吃不完整个郑国的粮食!所以我国的商人们知道机会难得,反而不肯贱价售粮,只管把粮价高高抬起,这样才能大赚一笔!”
殿中的人全是笑骂商人狡猾的。
旬郎急了,大声道:“可是大王,百姓中家中无田的又该去哪里买粮吃呢?此计虽然陷了鲁人,但也陷了我国百姓啊!”
郑王闻言,连忙安慰他:“旬郎勿急,你一心为民,孤都明白了。那些穷苦人家也确实难过,不如这样,如果是百姓去买,粮店无论如何不能借口不卖!一人可买一斗,这样如何?”
旬郎还想再说什么,但殿上的人已经开始争相赞美郑王了,他也只好作罢了。
丁强沿晋江而上,花了二十多天才来到郑国。晋江从晋国发源,途经郑国,在鲁国化为三条支流。所以从郑国到鲁是顺水而下,从鲁到郑,却需逆流而上。春日浪急,不能坐船,丁强只能乘车。
车途缓慢,也半点急不得。
丁强在车中一遍遍回想公主交待的话,心中七上八下的。
他到郑王面前,先是责问,后又发难,过了这两关后,才是正式的商谈。
但前面两关对他来说,才是真真正正的难题。
虽然从来没有听过郑王暴虐,但当着一国之君的面,要当殿责问,要狂妄开口……如果殿上有人暴起,以他侮辱郑王的理由砍了他,他也只能白死了。
公主让大王劝他。大王说了三点郑王不敢杀他的理由。
第一,郑与赵有隙。赵虎视眈眈,郑绝不敢冒腹背受敌的危险再得罪鲁;
第二,郑杀鲁使,只会成为丑闻,因为乔小君这件事确实是郑王做得不对,他再敢杀了丁强,那这个郑王的名声会比他爹的还差。
最后,公主另有安排,绝不会令丁强在郑国丧命。
真正给丁强信心的就是大王最后说的这句话。
到了边镇,当然要送上通官文牒。边镇引丁强去见上官,丁强备上厚礼名帖上门,竟然是个生人。
奇怪,他上回来不是这个人啊。
此人不像郑人,他好好穿着衣服扎着腰带,脚上有鞋,头上戴冠,见面先施礼:“何必,何令先见过丁大人。”
丁强还礼,“不敢当,小子丁强,丁守成。”
何必一边笑一边牵着丁强进屋,落座,上茶上菜上酒上女人,称得上是招待极为周到了。
丁强也很给面子,让喝酒就喝酒,让听曲观舞就作入神状,送女人来就握住小手赞其手白似玉,还打定主意如果接下来要赠妾他也收下,过了这个城再卖掉就行了。
结果何必没赠妾,倒让丁强有些不舍此女娇颜如花。
宴席上并不难过,何必博闻强记,不管是书中曲故还是乡间野闻,都能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也不止是说些闲话,也说自身,比如他姓何,是郑国灵山人士,他这字是先生取的,但并不是这两个字,他道:“守成来猜,我的字原本是什么?”
丁强握着酒樽,“……莫非是灵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