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第213节
家了,如此还能得到一点好处!
还有绥姐儿,没能为叶家谋取一点好处,这样的孙女儿,有什么用!
汪印自是不知道叶居谯的想法,就是知道了,也毫不在意。
他不将叶居谯放在眼内,自然有这样的理由,也有应对后果的本事。
一个吏部侍郎而已,若不是因为小姑娘,叶居谯的帖子根本递不到他面前。
不过,叶居谯的来访,也给了他一个信息。
看来,本座得去查查苏息言了。
厂公想知道的事情,缇骑自然以最快速度去查探。
当天下午,苏息言背后的关系脉络,便已经送到汪印手上了。
正如他所想的那样,苏息言的确与顾家交好。
不过,苏息言与谢鹿年感情也很好,也与钱千辉私交也甚笃,与宫中的韦皇后也有拐弯抹角的关系。
甚至,还是某一个缇骑的远方表亲。
苏息言这个人,与朝中每一个人都交好,与朝中每一股势力都有所往来!
仔细想来,这个人就没有交恶的对象,是个像万金油一样的人物!
如此一来,他与顾家交好,倒算不得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了。
汪印觉得眼前一片迷雾,还是有许多东西看的清楚。
背后的人是谋取台阁之位,那么他们的人选必定就在其中的,到底是哪一个呢?
他的目光落在了吏部选定的那几个人身上,对他们背后的势力也一清二楚。
这些人都清清白白,实在没有明确的指向。
出人意料的是,永昭帝很快就定下了中书令的人选。
而且,这人选,并不在吏部的呈上去的备选官员当中。
第382章 悲悯
中书令一职,落在了太仆卿裴鼎臣的身上。
裴鼎臣不属于朝中任何一方的势力,与太子、五皇子等皇子公主,也没有什么往来。
裴鼎臣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已经到了可以致仕的时候。
他为官的经历也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从科举入仕开始,最后累官至三品大臣,和许多官员一样。
先帝驾崩之时,他便是一方刺史,后来皇上登基之后,对他不算贬斥,也不算重用。
他和朝中其他同龄的官员一样,都是兢兢业业熬着资历。
从地方刺史到一道观察使,再到京兆六部,然后升任太仆卿,掌管大安朝的牧马政令。
熬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裴鼎臣一步一个脚印,不疾不徐地走着,在大家都以为他即将致仕的时候,他却踏上了台阁之位,成为中枢三巨头之一。
这个结果,直令一众朝官惊愕地长大了嘴巴,大到可以塞进一颗鸡蛋。
谁能想得到,中书令会落在年迈的裴鼎臣身上?
就连汪印,也没有想到。
此刻他正在翻阅着有关裴鼎臣的资料记录,想更加了解裴鼎臣这个人,想找出皇上为何会让他就任中书令的真正原因。
不一会儿,汪印便放下了那本厚厚的卷宗。
裴鼎臣为官这么多年,有关他的记录很多,但真正可以称之为线索的,却少得可怜。
这少得可怜的内容,便是有关他的交友情况。
裴鼎臣此人,与京畿卫副将军穆太澄、吏部尚书罗朋云交好,这是汪印唯一能找到的线索。
不过这少得可怜的一点线索,也足够了。
光凭这一点,汪印已明白中书令为何不是吏部呈送上去的那些人,而是裴鼎臣。
京畿卫副将军穆太澄、吏部尚书罗朋云都是皇上一手提拔、培养的,都是亲近倾向皇上的官员。
志同道合者谓之朋,裴鼎臣与这两人交好,自然想法倾向是一样的。
他,是皇上的心腹亲信。
这便是裴鼎臣能成为中书令的原因。
裴鼎臣就任中书令,换言之,阁之位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