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一章 重生七七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一章 重生七七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许世彦手里拎着两条细鳞鱼,一只脚刚跨进许家大门,就听到自家院子里说话的动静。

“老许大哥,我可跟你说啊,要不是咱两家这关系,好事儿可落不到你们家。

咱大队不知道多少人都惦记这亦工亦农的名额呢,恨不得打破头去抢。

回头你跟嫂子还有几个侄儿商议商议,定下来个人,去大安煤矿上班。”

说话的是个年近五十的汉子,穿着白色背心、蓝裤子。

那白背心儿被汗水浸的有些泛黄,洗得发白的裤子上,打着几个整齐的补丁,裤腿儿挽起到小腿肚。

许世彦皱了皱眉,这人叫啥来着?

时隔四十年,上辈子的记忆大多都模糊了,一时间竟是想不起眼前人的名字。

“老赵兄弟,真得谢谢你啊,好事儿都想着我们家。

成,你就放心吧,吃过早饭我就让老三去队里开介绍信,赶紧去大安煤矿报到。

老三稳当,脾气好,出去不惹祸,他去上班我也放心。

老二不行,那熊崽子脾气太暴,弄不好再跟人家打起来。”

另一个说话的,也差不多是相同的打扮,只是年纪稍大了点儿。

这会儿右手里还拎着个锄头,一看就是刚从地里回来。

听见这话,原本还在皱眉思索的许世彦,心头霍地明朗起来。

四十年前那些模糊的记忆,渐渐明晰。

七七年七月十三日,许世彦结婚第二天,东江沿大队的书记赵大海,把公社派下来亦工亦农的名额,给了老许家。

老许家一共五个儿子一个闺女。

老大许世先在生产队当会计,老二许世安体格好干活麻利,挣工分最多。

老四许世德在青岭小学教书,民办教师去年刚转正。

老五高中毕业后带着生产队的一群年轻人搞副业,冬天采伐拉木头,春夏种人参、天麻、贝母等药材,刚提了副业队长。

唯独这老三许世彦,生下来身体就不好。

三岁时病的就剩一口气儿,是许家老太太听了个偏方,用黑牛粪外敷,救了三儿子一命。

八岁的时候又得了胃病,一直病恹恹养到十八才好起来。

许世彦也在生产队干活,可他性子慢干活细,不如其他人挣工分多,故而时常被老爹骂,嫌他不成器。

所以在得了亦工亦农的名额后,许老爷子想都没想,就直接定下来让三儿子去。

虽说这亦工亦农类似于临时工,户口不变依旧在农村,以后还得回农业队来,好歹挣的多啊。

领工资、吃食堂,其他福利也和工人一样,咋地也比老农民土里刨食儿强百倍。

“爸,赵叔,那亦工亦农的名额你们给别人吧,大安煤矿我不去。”

许世彦走到父亲和队长赵大海跟前儿,朗声道。

上辈子,许世彦就是在新婚第二天,被父亲撵着急匆匆去生产队办了手续,带着行李直奔大安煤矿,新婚的妻子就这么留在了家里。

那个时候,许世彦一心只想着多挣钱,哪里会想到,选错一步,便是步步都错。

一步赶不上,步步不赶趟儿。活到六十五岁,终究是蹉跎一生,一无所成。

幸亏还有个好闺女在身边照顾,又赶上了好时候开发区拆迁,老房子回迁一套房子外,还剩下不少钱。

可也正因为这些钱,又引出了无数纷争。

原本和和气气的兄弟们各自眼红,自家那个不争气的败家儿子上蹿下跳,都是为了争夺家产。

许世彦被气的血压升高,眼前一黑就这么倒了下去。

再睁眼,却已经是回到了四十年前,新婚第二天早晨。

重生这种事以前只在小说里看到过,从没想过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许世彦心慌意乱,趁着妻子熟睡,悄悄离开家跑到江边整理思绪。

虽然到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