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秦:祖龙看我剧本,竟要我监国 > 第一百零七章 明明可以抢钱,还专门修了九条驰道,这分明是慈善啊!

第一百零七章 明明可以抢钱,还专门修了九条驰道,这分明是慈善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臣们的反对,早在扶苏的预料当中。

事实上,每次他在早朝的时候要宣布造奇观,大臣们就没什么好眼色。

清一色就是各种痛心疾首的惊呼:“殿下,奇观误国啊!”

扶苏一听这话也相当的无语啊。

狗屁,我当然知道奇观误国,可我不建奇观能有你们好日子过吗?

你冯老头一把年纪了,还能像今天这样生龙活虎?

不过,他倒是也不在意这个问题,毕竟扶苏素来是一个明事理的人。

看你们贡献这么多声望值的份上,懒得和你们计较。

大臣们不理解,他便耐心解释了起来。

“诸位,眼下我大秦迫在眉睫需要建设的三大奇观,无需繁征苦役,滥用民力,完全可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兴修水利,是为了防范来年大旱,都江堰,郑国渠,都是恩泽一方的奇观,不可谓不重要。”

“而驰道,更是我大秦非常重要的民生基建设施,如今便修筑九条大道,通上郡为上郡道,通九原郡的为直道,出秦岭通巴蜀地的为栈道,出函谷关通中原的为东方道,通西域的为西方道……”

“大致按照道宽五十步,三丈隔松的方式建造,初步在这个方桉基础上,建设出一百万丈通往咸阳的九条驰道。”

“一百万丈?”

听到扶苏的发言,冯去疾也不由瞠目结舌,深感震撼。

光是把郑国渠,都江堰翻新一遍也就算了,好歹也是水利设施能防洪。

一上来就要建造一百万丈的秦驰道?

秦驰道的建设冯去疾有目共睹。

即便是始皇陛下最早提出这个概念动工建设,铺设了一年也才在咸阳方圆几十公里铺上了驰道。

一百万丈足足有三千多公里,难不成,这是要把大秦通往所有郡县的道路都打通?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每一条路都需要按照统一车辙的方式建造,这就是一个海量的大工程了。

“殿下!光是建造这九条驰道,就至少需要十年光景将其打通,何况还是一百万丈的里程?眼下,我大秦实在是负担不起啊!”

一旁的御史大夫冯劫忍不住了,作为三卿之一,他认为自己有义务劝扶苏收回成命。

秦驰道的建设的确有意义,但是一百万丈的数目,实在是太离谱了。

要知道,秦始皇提出驰道这个概念的时候,基本上是奔着几百年长期使用的目的打造的。

下雨不能变软,路上永远不能长草,每条驰道上都要把黄土烧熟后掺入盐碱,再一遍遍碾压夯实,然后铺上枕木。

枕木间距要按照马蹄步距铺设,驰道枕木之间的间距,和马的步间距基本吻合,使马每跨一步都不由自主地保持在两根枕木之间的相同距离,而不是落步在两根枕木的间隙中。这样一来,马想偷懒迈小步都不行。

可以看出,秦驰道和近代的铁路有很多相似之处。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靠马为动力拉车,一个是靠蒸汽机为动力拉车。

事实上,先秦时期打通的那九条驰道,也沿用了整整两千年才逐渐荒废,迄今为止驰道还在有人使用。

扶苏看着大臣们议论纷纷,就连王翦老将军都想借此机会发言。

就在这时候,扶苏补充了一句,大臣们的讨论声瞬间降了下来。

“驰道建设并非难事,即便几年内打通也未尝不可。”

“相比于先前用枕木铺设的方法,实在是耗材巨大,况且枕木时间长了容易腐坏,如今只需要用水泥取代枕木进行铺设,不仅可以提升运输效率,只要建成,用二十年左右的根本无需人力维护。”

“水泥为何物?”

大臣们全都看了过来,纷纷感到不解。

秦驰道的好处母庸置疑,一旦打通大秦子民都能加强彼此的来往,那些意图造反的六国余孽将会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